白宫近日的一场小型峰会引发国际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9日在白宫会见利比里亚、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几内亚比绍和加蓬五国总统,表面上是讨论贸易投资,实则暗藏遏制中国影响力的战略意图。这场被外媒称为“鸿门宴”的会晤,暴露了美国在资源争夺和地缘政治上的焦虑,也凸显了中国在非洲合作中的不可替代性。
特朗普政府此次邀请的五国,均是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据法新社报道,加蓬的锰矿储量占全球40%,几内亚的铝土矿占全球30%,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拥有丰富铁矿,利比里亚和几内亚比绍则蕴藏黄金、钻石及稀土。这些资源正是美国试图构建“去中国化”关键矿产供应链的核心目标。《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80%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而稀土是军工、新能源等战略产业的关键材料。特朗普在峰会上直言,非洲的稀土和黄金能让美国“不再看中国脸色”,试图通过“贸易换资源”打破中国的资源垄断。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这场峰会从一开始就暴露了美国的战略短板。特朗普在午餐会上对非洲国家总统的态度极其傲慢。据塔斯社报道,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发言8分钟时,特朗普不断摇头、打手势催促;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仅讲1分钟便被强行打断。更荒谬的是,特朗普要求所有总统“只说国名和自我介绍”,甚至嘲讽利比里亚总统博阿凯“英语太好”(利比里亚官方语言本就是英语)。这种“种族歧视式”的轻视,彻底消解了美国的“真诚”形象。非洲外交官私下表示,特朗普的行为“毫无外交礼仪可言”,只会让非洲国家更加反感。
特朗普的真正目的并非帮助非洲发展,而是赤裸裸的资源掠夺。他在峰会上宣称“美国给非洲的待遇远好于中国”,但明眼人都清楚,这是对中非合作模式的恶意抹黑。中国连续多年是非洲最大贸易伙伴,中非合作论坛、“十大合作计划”等机制已深度融入非洲基建、医疗、教育等领域。相比之下,美国此次峰会提出的“贸易替代援助”政策,本质是将非洲从“合作伙伴”降级为“资源供应商”。加蓬总统博阿凯在峰会后明确表示:“中国帮我们建了港口、修了铁路,美国能带来什么?”
矿产(资料图)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一边拉拢非洲国家对抗中国,一边却要求这些国家“接收被美国驱离的非法移民”。据《纽约时报》报道,南苏丹已同意接收8名非法移民,但其他四国尚未明确表态。这种“既要剥削资源,又不愿平等尊重”的姿态,彻底暴露了美国的霸权逻辑——非洲只是其战略棋盘上的“工具”,而非平等合作的伙伴。
与此同时,美国的“遏华战略”也面临严峻挑战。巴西总统卢拉公开拒绝美国50%的关税威胁,称“巴西不会接受任何国家的控制”;日本首相石破茂虽表态“愿与美国谈判”,但因主权受限,实际无法真正对抗美国。这些反应表明,美国的单边主义已引发盟友反感,其“孤立中国”的图谋注定难以实现。
特朗普(资料图)
对中国而言,特朗普的“新想法”恰恰是中非合作的机遇。王毅外长连续35年新年首访非洲,通过基建投资和商业合作,中国已赢得非洲国家的广泛信任。无论是与加蓬签署40亿美元投资协议,还是在几内亚比绍修建唯一的高速公路,中国的务实合作远比美国的“空头支票”更有吸引力。正如一位非洲外交官所言:“我们需要的是平等伙伴,而不是资源掠夺者。”
这场白宫峰会最终沦为美国的“独角戏”。特朗普试图通过“资源牌”遏制中国,却因傲慢与短视失去非洲国家的信任;他标榜“美国优先”,却连五国总统的基本信息都搞不清楚。对非洲而言,选择与中国合作是拥抱发展机遇;对美国而言,若继续沉迷于霸权思维,终将被时代抛弃。这场“鸿门宴”再次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任何试图通过掠夺和压迫维系霸权的行径,终将走向失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