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上收费战”已正式开打!美国刚宣布“拦路抢劫”,中国的“关门打狗”令,就已经下达!这不是贸易,这是“海盗行为”。当特朗普政府,妄图用每吨50美元的“港口服务费”,来扼杀中国海运时,国务院817号令,已经在中国所有港口,张开了一张“天罗地网”,专等美国货船,自投罗网!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抛出的方案里藏着刀子。中国航运企业进港要交100万美元,用中国造的船还得再加150万美元,订船比例高了还要额外掏钱。这些条款堆在一起,直接把海运成本抬到了天上去。
诚通证券的测算戳破了这场闹剧的本质。一艘船挂靠3个美国港口,单趟费用能飙到300万到1050万美元。这个数字有多离谱?它能占到亚洲-美西航线总收入的三成多,极端情况下甚至能超过总收入。
美国船东和货主先坐不住了。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些成本最终得自己扛。美国大豆协会急得跳脚,石油协会连连叫苦,连水果进口商Dole都公开抱怨这是在阻碍贸易。没人愿意当冤大头。
美国港口联合会更看得明白。他们直言限制措施只会把货物逼到墨西哥和加拿大港口,美国港口自己会丢了生意,基础设施升级的钱都没着落。中小港口更是要直接喝西北风。
就在美方方案刚露苗头的时候,中国的反制已经在路上了。国务院817号令悄无声息地铺开,中国所有港口都架起了“天罗地网”。这不是意气用事的报复,这是精准对等的反制。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表态斩钉截铁。他直接点破美方做法损人害己,既推高全球海运成本,又会加剧本国通胀,最后还振兴不了美国造船业。这番话里藏着底气,更藏着预警。
市场已经给出了最真实的反应。美国零售商签新合同时,亚洲到美西的40英尺集装箱价格涨到了1600至1800美元,比去年贵了近两成。这涨的不是运价,是美方任性妄为的代价。
有人以为中国造船业会被打垮,现实却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2025年初确实有小部分订单流向韩国,但法国达飞集团转头就和江南造船签了12艘巨轮的合同。全球航运巨头用脚投票,认准了中国造船的实力。
美国自己的造船业根本接不住摊子。他们的产能大多耗在军船上,就算拼尽全力,未来几年每年也就能多拿不到1.6万DWT的订单。这个数字在全球市场里,连个水花也溅不起来。
日韩想捡漏也没那么容易。日本造船产能早就在收缩,韩国船厂扩产频频碰壁。更关键的是,他们的造船板价格比中国高出两到三成,劳动力还严重短缺。成本这道坎,他们就迈不过去。
中国造船业的底气藏在数据里。全球市场份额常年超过五成,在手订单覆盖率达到4.26,比日韩都高出一截。这种硬实力,不是靠几句行政令就能撼动的。
特朗普政府还想拉着盟国一起干。他们签署行政令,敦促盟友跟着征收高额停泊费,甚至想对中国造的岸桥起重机加征关税。但没人愿意陪他们玩火,盟友们都盯着自己的贸易账本。
中国的反制始终拿捏着分寸。817号令瞄准的是不公平待遇,守住的是国际贸易规则。中国港口该有的效率一点没降,该有的服务一丝不差,只是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了不。
这场“收费战”戳破了一个真相。美国想靠单边主义卡住别人的脖子,最终只会勒住自己的喉咙。他们加的每一分费用,都会变成美国消费者购物车里的涨价标签。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船厂依旧忙碌。中国船舶、中国重工这些企业的船坞里,巨轮的分段正在成型。亚星锚链的生产线连轴转,这些零部件正运往全球各地。
美方的最终措施还没定案,但他们已经听到了反对的声音。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松了口,说会听取意见再评估哪些措施合适。这背后,是市场的压力,更是中国反制的威力。
说到底,全球海运不是谁家的后花园。特朗普政府想靠“抢钱”来振兴产业,本身就是条走不通的死路。中国的反制不是为了打一场酣战,而是为了守住公平贸易的底线。
这场较量里,谁在裸泳看得越来越清楚。美国用保护主义筑起的墙,最终只会困住自己。中国造船业的巨轮,还在稳稳地驶向深海。
信源:外交部回应“美国拟针对中国船只征收新港口费”:损人害己,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错误做法(环球网国际频道,2025年8月5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