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专家:乌克兰命运或早已注定
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普京和特朗普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见面,会谈结果将决定乌克兰的命运和前途。这次欧洲和乌克兰都上不了桌,急的团团转,泽连斯基更是表示:“任何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决定,都意味着对和平的破坏”,并称乌克兰不会在领土问题上让步。而这次峰会恰恰要谈乌克兰领土问题,涉及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
如果峰会结果乌克兰说“不”,那一定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不同国家、国际组织基于自身利益和外交立场,会呈现出复杂多元的态度,既有施压也有观望,既有支持也有谴责。
美国的反应会带着明显的“主导者”姿态。作为与俄罗斯共同制定的和平框架,美国绝不会容忍乌克兰的“忤逆”,最直接的行动可能是冻结对乌军事援助账户,甚至撤回正在运输途中的武器装备。五角大楼或许会公开表态,称乌克兰的决定“违背了和平进程的初衷”,暗示后续援助将与“配合程度”挂钩。而更深层次的则是政治施压,美国可能会联合欧洲盟友减少对乌政府的外交背书,甚至私下接触乌克兰国内的反对势力,推进政权更迭。毕竟在美国的战略棋盘上,乌克兰只是牵制俄罗斯的棋子,而非必须无条件保护的盟友。
对于乌克兰的拒绝俄罗斯的回应则会更加强硬 ,俄罗斯会将破坏和平的责任 归咎于欧洲和乌克兰,进而加大军事行动力度。比如扩大对乌能源设施、交通枢纽的打击范围,让乌克兰民众切实感受到“拒绝和平”的代价。同时,俄罗斯会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强调“乌克兰缺乏谈判诚意”,争取更多中立国家的理解。
欧洲国家的反应则会呈现明显的“分裂”状态。英国会继续破坏和谈,东欧国家如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出于对俄罗斯的历史恐惧,会继续公开支持乌克兰,甚至表态愿意“填补美国援助空缺”。但这种支持更多是象征性的,毕竟这些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体量有限,难以长期支撑乌克兰。而法德等西欧大国则会表现得更为务实,它们可能会牵头组织“劝和团”,一边劝说泽连斯基政府“认清现实”,一边暗示若乌克兰固执己见,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将重新评估。
此外,欧盟内部的分歧会进一步公开化,像南欧国家本就对持续援乌心存不满,此时可能会借机提削减对乌财政支持的议案,导致欧盟内部争吵加剧。
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大多会倾向“中立观望”。对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而言,它们更关心的是全球粮食价格、能源供应等实际利益,而不是俄乌冲突的意识形态站队。这些国家可能会在联合国大会上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但不会明确谴责乌克兰。部分与俄罗斯保持传统友好关系的国家,如伊朗、叙利亚,可能会表态支持俄罗斯的立场,认为乌克兰的拒绝“破坏了地区稳定”;而少数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发展中国家,则会附和西方的“谴责论调”,但不会采取实质性行动。
从本质上看,国际社会的这些反应,最终都服务于各自的战略利益。没有哪个国家会真正为乌克兰的“主权完整”不计代价,大国博弈始终主导着乌克兰的命运。乌克兰拒绝谈判结果的行为,就像是在走钢丝,每一步都牵动着国际力量的微妙平衡,而其最终结局,恐怕在大国的棋盘上早已注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