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黄长烨诞生于平安南道的一个两班贵族家庭。和当时众多朝鲜人不一样,他自幼便接受了优质的教育,这为其日后的政治生涯筑牢了稳固的根基。
黄长烨在年少之际便显露出超凡的学习才能。自平壤商业学校毕业之后,他依次于日本中央大学法学部以及莫斯科大学展开学业。
尤其在莫斯科大学求学时,他全面且系统地研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这段海外留学的经历,不仅使他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让他对社会主义有了深入的认知。
回国后的黄长烨在金日成综合大学任教,期间他开始系统地整理和阐释主体思想。作为一名理论家,他将金日成的政治理念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使其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正是这一功绩,使他获得了金日成的器重,也让他得以成为金正日的老师。
在金日成在世期间,黄长烨的政治生涯可谓顺遂无阻。他不但出任了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负责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而且连续11年担当最高人民会议议长之职。
他无疑是朝鲜的“二号人物”。不少人觉得,他会始终维持这样的政治地位。
但是,随着金正日逐渐掌握实权,情况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与父亲不同,金正日对主体思想似乎并不那么热衷。
他更偏向于采用实用主义的治国策略,这使得一贯看重意识形态的黄长烨内心产生了不安。二人在治国理念方面的差异开始逐步显露,这种差异并非单纯的政见分歧,而是关乎朝鲜的发展走向。
黄长烨开始质疑自己亲手构建的思想体系。他察觉到主体思想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留意到邻国的发展变革。尤其是亲眼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后,他对朝鲜的发展路径展开了更多思索。
让他更为忧虑的是,他发觉自身在新的政治格局里正逐步被边缘化。尽管他依旧拥有崇高的政治地位,然而实际影响力却持续降低。
和他政见一致的人,陆续遭到了清除。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危险的念头于他心底悄然浮现。
惊心动魄
1997年,朝鲜遭遇了严峻的粮食危机。时任最高人民会议议长的黄长烨,承担着一项艰难的使命:前往日本请求粮食援助。
这只是一场平常的外交出访活动,然而对黄长烨而言,这可能是他最后的机遇。
于东京开展的谈判进展不顺。日方就朝鲜的粮食使用情况表示怀疑,觉得此前提供的援助都被当成了军用物资。面对这般指责,黄长烨难以回应。他心里明白,要是毫无成果地回去,等待他的会是严苛的惩处。
在日本推行叛逃计划并非易事。“朝总联”的工作人员借保护之名,整日跟在他身旁。黄长烨因这些人的行为压力巨大,甚至猜测金正日已有所察觉。
他不得不更改计划,决意在北京开展行动。
2月10日,黄长烨及其随行人员抵达北京。依照预先制定的计划,他们入住了朝鲜驻华大使馆,并且打算次日搭乘火车返回平壤。黄长烨借口要为即将来临的生日购置礼物,领着副手金德弘前往了朝阳区的一家百货商场。
历经将近两小时的秘密会谈,黄长烨和韩国方面人员确定了全部细节。
待他们搭乘出租车到达韩国大使馆时,一切看上去都顺理成章。朝鲜大使馆已然察觉到异样,旋即开始四处探寻他们的踪迹。
消息传播开来后,朝鲜方面马上声明黄长烨是被韩国特工绑架的,还以开展营救行动相威胁。众多朝鲜留学生开始在韩国大使馆门口聚集,更让人忧虑的是,几百名朝鲜特工已暗中抵达北京,等待时机采取行动。
于这紧要关头,中国彰显出了大国的睿智与责任。
武警部队快速行动起来,在韩国大使馆周边构建起了严密的警戒防线。装甲车亮相后,一切非法闯入的图谋都难以得逞。朝鲜特工两次尝试冲破封锁线,均被坚决阻止。
为保障黄长烨的安全,韩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实施了一系列严密的防范举措。他们用钢板对窗户进行加固,严格把控食物来源,还从韩国调来了专业厨师和医生。
除了每周洗澡一次的时间,黄长烨几乎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很少出门。
最终,在中国从中调解之下,各方达成了共识。黄长烨需先前往第三国,在该地停留一个月之后才可前往韩国。3月18日,身着防弹衣的黄长烨在周全的保护下,与金德弘一同离开韩国大使馆,搭乘前往菲律宾的专机。
巨变波及两家门
黄长烨的叛逃在朝鲜掀起了一场风暴。对于任何一个政治家来说,背叛祖国的代价都是惨重的,而在朝鲜,这种代价更是难以想象。
黄长烨的妻子朴胜玉,在莫斯科留学时与丈夫相识相恋。最后在被"恩准"下,以自尽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黄长烨的大女儿在一场诡异的交通事故里离世,据称是从卡车上不小心摔落。这死亡的背后,是否存在别的真相,或许永远都无从知晓。
其他的子女以及孙辈同样没能逃过此劫,他们被集中送到了“劳动营”进行改造。
仅有一次成功避开惩处的是黄长烨的儿媳全慧英。这和她高贵的家庭背景有着紧密关联:她的父亲是朝鲜驻古巴大使全永进,她的舅舅则是金正日的妹夫张成泽。
全慧英凭借张成泽的庇佑,暂时躲过了被送往劳动营的厄运。2013年张成泽被处决后,全慧英终究还是没能逃脱被送往劳动营的结局。
位于万景台区的主体思想研究所,曾经是由黄长烨主持,在其叛逃后被彻底解散,移交给了军方。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大多数也难逃被送往劳动营的命运。
为保障国家机构的正常运作,朝鲜对主体思想研究所实施了重组举措。原本承担学术研究的部门被划分至社会科学院,对外联络的职责则移交给了外务省。
这种机构重组反映出朝鲜政府对意识形态控制的调整,也暗示着金正日对主体思想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死亡迷离
黄长烨作为朝鲜最高层的叛逃者,所掌握的信息是具有极高的情报价值。这次事件不仅暴露了朝鲜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让韩国获得了强有力的政治筹码。
黄长烨抵达韩国后,担任了韩国情报院统一政策研究所的理事长一职。在长达6年的时间当中,他凭借自身的经验与智慧,为韩国的政策研究以及对朝认知方面提供助力。
黄长烨在韩国停留期间,举办了三百多场不对外公开的演讲活动,接受了数十回媒体的采访,还出版了十七部著作。
这些工作并非单纯的学术探究,更恰似一场不停歇的自我审视。借助那些著作与演讲,他尝试向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朝鲜,与此同时也在重新考量自身的人生抉择。
韩国政府给他配备了特级安保,二十多位警卫人员全天候轮流守护。他的住处对外严格保密,仅知晓是一座被高墙围绕的两层小楼。
为保障安全,小楼的窗户均安装了防弹玻璃,院子里饲养着接受过特殊训练的警犬,整个住宅遍布闭路电视与感应器。
2003年以及2010年,黄长烨两度前往美国访问,并和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展开会面。此类访问既体现出他于国际政治领域的关键地位,也激起了朝鲜方面的激烈回应。
2010年4月,朝鲜媒体发出威胁信号,示意黄长烨或许会有危险。果真,没过多久,韩国侦破了一起针对黄长烨的暗杀计划,两名伪装成脱北者的朝鲜特工被当场抓获。
在2010年10月10日,朝鲜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这一时刻意义非凡,是金正日父子首次一同登台检阅部队的重要契机。
88岁的黄长烨在其住所的浴室里意外离世,死亡情形颇为蹊跷。这一时间节点的巧合,使得不少人对他的死因心存疑虑。虽然韩国警方和法医专家展开了联合调查,最终判定为自然死亡,然而这一结论并未消除外界的种种猜测。
10月14日举办了黄长烨的葬礼,他的灵柩被韩国国旗覆盖着,最终葬于国立大田显忠院。
同一天,朝鲜发布了一篇名为《背叛者的命运》的评论,把他的离世形容成“上天降下的诅咒”。这极具讽刺意味的巧合,给其一生添上了最后的注脚。
参考资料:
1、曾叛逃的朝鲜高官黄长烨离世 BBC NEWS中文 2010年10月10日
2、王庆民 《黄长烨回忆录》书评:从忠于暴君的吹鼓手到拥抱自由的悔悟者 議報 Sep 14, 2024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