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10多个干部编制的团级仓库竟出那么多人才,当年与我一起的6名战友转业后晋升为处级以上干部。

近日,转业在省自然资源厅任处长的战友明给我打来电话问近况,向我讲述了当初一起6名战友转业后的奋斗史。

团级仓库10来个干部,6人转业后成处级以上,密码何在?

1997年9月我从辽丹某团因缩编,交流至沈阳某联勤分部,并分配到某仓库任政治处干事。仓库系统是团的架子,排的兵力,司、政、后机关加上勒务连就10多位干部。我在仓库工作半年多后又调入分部机关,尔后一年又调回四川。

我刚去仓库时觉得单位人少,没啥发展前途,除搞好本职工作外,便与几名年轻干部交往较多。他们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斗志让我转变了看法,后勤仓库系统也是藏龙卧虎之地。

后勤处正连职助理员明,他是仓库红管家和业务能手,在分部及联勤系统业务大比武中获得好名次,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团级仓库10来个干部,6人转业后成处级以上,密码何在?

2007年因库改站副团级单位,受编制影响,明从正营职岗位上与另外几名干部就地转业。他被安排了自然资源厅任二级主任科员。后他一步步晋升为处长。

政治处勇干事是库里的笔杆子和秀才,他写的内部经验材料曾在联勤部、分部转发。尤其是他的书法作品更是小有名气。他曾为《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及《理论学习》专版撰写刊头字。他正营转业后被公安厅办公室看中,后一步步晋升为处长。

勤务队原指导员、保管队队长转业后一步步晋升为处长,后晋升为二级巡视员,享受副厅级待遇。与我当时同在仓库的6名战友转业后个个有出息,这在一个不带部队的仓库真的少见。为何有这样的发展?我认为除了干部本人综合素质过硬外,还与东北城市的爱国拥军有关。

团级仓库10来个干部,6人转业后成处级以上,密码何在?

辽宁沈阳市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并且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以辽宁省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十连冠” 。自1993年首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以来,沈阳市已连续十次获此殊荣 。这是很多城市无以伦比的。大家觉得是不是这样?谈谈看法。#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