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发来消息:
11月24日印度政府重磅官宣:全球所有使领馆全面恢复为中国护照办理旅游签,彻底告别此前仅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四地可办的限制!
而早在今年10月底,加尔各答至广州的首航已落地,中印断联五年的航班与签证大门,终于双双重启。
这则消息瞬间搅动出境游市场,但印度想赢回中国游客,恐怕没那么容易。要知道2019年,曾有34万中国游客奔赴印度,泰姬陵、拉贾斯坦邦沙漠都留下了中国游客的足迹。
可这五年间,越南小众村落、马来西亚多元风情、斯里兰卡海边火车早已成为中国游客的新宠,印度的“补位”来得实在太晚。
更关键的是,今年7月印度试点开放签证时,就因苛刻要求劝退大批游客:需提交六个月内余额不少于10万的银行流水,冻结1万存款三个月,还要准备英文行程单、无犯罪记录公证,办理周期更是长达15个工作日。
反观泰国落地签秒批、新加坡电子签快审,印度繁琐的流程高下立见。
即便过了签证关,印度的旅游体验也满是短板:仅12%的星级酒店有中文服务,七成热门景区无中文导览,新德里机场Wi-Fi覆盖率不足40%。更让人担忧的是,去年针对外国游客的犯罪案件涨幅达18%,女性游客安全感远低于东南亚平均水平,饮食卫生、夜行安全等问题也成了游客的心头患。
印度旅游业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毕竟哪怕只吸引1%的中国出境游客,每年就能带来超20亿美元收入,带动数百万就业。
但想真正留住游客,光靠签证开放远远不够,简化流程、完善安全保障、补齐服务短板,才是印度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中印人员往来的桥梁重新搭建,签证开放只是第一步。印度能否接住中国游客的期待,让这场迟到的重逢变成长久的互动?评论区聊聊你会不会去印度旅游~
印度全面恢复对华旅游签证,是中印双边关系缓和的实质性举措,体现出两国在人文交流领域的务实推进。从外交层面看,签证政策的放宽打破了五年的交流壁垒,为经贸、文旅等领域合作筑牢民间基础。
但印度需同步优化签证办理流程、提升旅游服务配套,才能将政策利好转化为实际的人员往来增量,真正实现双边人文交流的回暖。
印度重启全球对华签证虽释放友好信号,却难掩其旅游产业的现实短板。此前严苛的资金证明、冗长的办理周期,以及旅游安全、服务设施的不足,早已让中国游客失去信心。
若仅靠政策松绑而不解决核心体验问题,即便签证门槛降低,也难以真正赢回中国旅游市场,这也是多国发展入境游需正视的“流量与留量”命题。
说真的,印度这次放开全球对华签证,我第一反应就是“早干嘛去了”。五年时间里,东南亚各国把中国游客的服务卷出花了,印度还守着繁琐的签证流程和拉胯的旅游配套。
就算现在开门了,存款冻结、英文材料这些要求没改,景区连个中文导览都没有,谁愿意花时间遭这罪啊?除非印度真的把服务跟上,不然这波操作也就是喊喊口号罢了。
各位读者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