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这个名字,其实挺讲究。不是谁随手取的地名,也不是哪个大人物心血来潮一拍脑袋。你问为什么叫“咸阳”?你站在当年城头,一边是渭河,另一边是邙山,好像天和水商量好了,只让这里软软地嵌进秦川之中。也许当年的人就想——既然咸阳把风景收拾得这么妥当,反正山南水北都叫“阳关”,咱们就叫咸阳吧。这名字,透着点自然的和气,又有点偷懒的随性。想一想也妙,多少朝代的故事,全都在这几个字里打了转。

1988年陕西咸阳的老照片,让您重温昔日咸阳的繁华景象

其实要说1988年的咸阳,大多数人应该都还没把它和“秦朝旧都”联起来。那年头,谁家没点自己的烦心事?听说隔壁小孩考上了纺织厂,听说家门口的渭河桥又要维修。照片里,就是那个时候的咸阳。灰蒙蒙的天,远处藏着十二层的凌云楼,楼下是刚竣工的西兰路天桥。你想象一下,大热天,有几个老头蹲在桥头抽旱烟,看着工人们在桥身上叮叮当当,脸上没啥表情,心里却琢磨,这玩意儿会不会结实,到底能不能扛一天又一天的车流和人群?

渭河桥其实早在1954年就有了,到1988年已经是老咸阳人心里的“正经门户”了。谁家孩子出了门,要不就是过这桥去上学,要不就是牵着姑娘的手在桥边晃一圈,也算谈恋爱了。夏天渭河边风大,桥下的水声很大,偶尔还听见有人在底下丢块石头。桥身有些斑驳,铁栏杆被手磨得发亮。那些年桥边的小摊,什么冰棍儿、瓜子、还有谁家晒着刚打下来的核桃,捡一颗尝尝,野性十足。

1988年陕西咸阳的老照片,让您重温昔日咸阳的繁华景象

你要是真见过1988年咸阳人民广场,那也是另一番景象。广场其实没什么装饰,没几个雕塑,顶多有几个土气的花坛。但人气全在这儿。天一凉,老太太们就开始在广场跳舞,那时候没人管动作标准不标准。小伙子们聚在一头,下班了打扑克;再有就是上午能见到几个小孩挤在录像厅门口,看海报上的美国大片,谁手里要是攥着钱票,立刻就成了小圈子里的大哥。这地方原本1980年代是最大商业区,热闹得不像话,不过人们更在乎的是——晚上约在哪儿集合,去谁家蹭饭。

至于职工文化宫,别提了。要是咸阳有“青春回忆杀”的地方,这儿绝对排在一号。许多咸阳人第一次见识什么叫台球厅、啥样的视频游戏,就是在这里。录像厅里坐满了来看港片的小年轻,迪斯科晚上放歌,没人知道下一首是啥,反正跳着跳着大家都疯了。你隔着照片看,好像时间停住了,但人心的热乎劲儿永远没丢。

1988年陕西咸阳的老照片,让您重温昔日咸阳的繁华景象

七家路口天桥竣工那一天,整个西兰路都像赶集一样。你能想象吗?天桥第一次开通那天,小孩子爬上去,觉得自己像个探险家,商贩吆喝的声音能传两里远。有“新东西”,邻里都想沾沾喜气。也许偶尔有人不服气,嘀咕一声“旧路好走”,但第二天发现能过天桥不用等红灯,脚下就快了半拍。

说起工厂,1988年的咸阳其实蛮得意。纺织厂门前人头攒动,谁不是怀着点对未来的希冀去打卡?那会儿外头就叫咸阳“中国纺织之都”,有人信、有人笑、有人想“以后还不得更牛”。你再看看印染厂,位于人民路的中间,门口老工人时常在边上唠嗑,谈谈今年棉花收成,有点得意但不声张。人们习惯了这些工厂,还有一排排的学生和职工排队进厂,秋冬时节,厂区飘着淡淡的染料味,有时候你一进门,就能闻见那股子忙碌的气息。

1988年陕西咸阳的老照片,让您重温昔日咸阳的繁华景象

还有那片街景,人民路上的梨树和胡桃树,是咸阳人心里一抹亮色。那些树枝,夏末的时候挂满了梨子和核桃。很多孩子就是蹦着跳着摘果子,手脏兮兮地满路跑。梨甜核桃香,有些人懒得等树成熟,一个月前就爬上去尝了个青果。老人们在树下下象棋,看谁家的孙儿跑得快。街角偶尔传来卖冰棍小贩的吆喝,小小的巷子装满了生活琐事。

说到凌云楼,十二层高的建筑,那个年代绝对算“咸阳天际线”。白天爬上去能望到整个城西,夜幕一降,楼下的小摊点亮了马灯,热闹得很。有人说,凌云楼的台阶数过一次还会再数第二遍,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舍不得离开顶楼的风。老一辈喜欢提当年下大雨,看凌云楼像船头一样直插云端,咸阳人的气骨,像楼的梁柱一样,根本不肯软下来。

1988年陕西咸阳的老照片,让您重温昔日咸阳的繁华景象

这些年,老照片翻出来,大家都笑了。说是老咸阳,其实你问问年轻人,谁还记得1988年那些工厂、桥梁、老树?也许当年的人不曾觉得特别,现在翻出来才觉得难得。照片里的时光没走远,人心里的咸阳也没走远。谁家窗下不是还藏着点旧回忆?其实看历史,看的不就是这些细节吗?不是让你敬畏“国都”的身份,倒是教你琢磨街边的一棵梨树、一段天桥、一家工厂里头的说笑。

人的命运也许就藏在那些旧照片里,没有谁提前说得清楚将来。咸阳是不是还有那些河流桥梁?是不是还能听见人群里传来的嬉闹?谁知道呢。我们喜欢拿旧照片回看自己,其实也是怕有一天,连记忆都翻不出来。历史当然宏大,可细节最动人。这些光影、这些人话、这些老地方,它们还在我们心里悄悄活着。

1988年陕西咸阳的老照片,让您重温昔日咸阳的繁华景象

再说一句,咸阳的故事远远没结束。有没有人问过,三十年后那个孩子是不是还记得摘梨子的味道?这城啊,说不准下一个照片,会不会又是咸阳的某个夏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