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生意人》中,王天贵是剧中手段高、挨千刀的反派担当。多年以来,王天贵设局下套、巧取豪夺,成为了平遥城内的富商巨贾。

作为生意场上的老狐狸,王天贵如同逐臭的苍蝇,一旦闻到了铜臭的味道,就会不自觉地扑上去。常四爷家的宅子,就被王天贵给盯上了。

王天贵处心积虑地想出一条毒计,先将常四爷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然后就坐等他上门求援、典当房产。如此一来,只要常四爷不能按期赎当,王天贵就能照章办事、霸占房子。

本来,王天贵的奸计进行得顺风顺水,眼看就要实现新年住新房的梦想,谁料,半路杀出了古平原,愣是上演了神兵天降、压哨还款的惊天逆转。

常四爷大难不死、绝处逢生,这让王天贵一秒破防。于是,他高价请来西洋传教士,画下了古平原的相貌,接着就派管家到宁古塔核实他的身份。

在坐实了流放人员的身份后,王天贵向官府举报了古平原。于是,古平原与常四爷双双被抓、锒铛入狱。

王天贵在平遥县呼风唤雨,又和县令沆瀣一气。在这官商勾结、恶意构陷下,古平原纵然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但此时已经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如果没有意外,身陷囹圄的古平原注定插翅难逃。何况,县令还希望乘着抓捕逃犯古平原的东风,实现仕途上的进步。

至此,古平原和常四爷的结局,仿佛已经是肉眼可见。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就在古平原生死一线之时,命运却给了他天降救兵、贵人相助的神剧本。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将古平原救出大牢的人,正是始作俑者王天贵。

自己举报,自己捞人。王天贵费尽心机、用尽手段,最终却还是要自掏腰包、上下打点,这才帮助古平原化险为夷。王老板这自相矛盾、左右互搏的表演,让人看了不禁感到疑惑——他这谜一样的操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王天贵最初决定举报古平原,完全是出于打击报复的心理。按照他的计划,只要常四爷还不起债、赎不了当,那么常家的院子自然会改姓王。但是,古平原的出现,却让他到嘴的肥肉掉了、煮熟的鸭子飞了。所以,王天贵的举报就是要把古平原置于死地。

在古平原从科尔沁草原返程后,王天贵听闻了他只身穿越火线、独自拜会王爷的传奇经历。这样的高光时刻,让王天贵改变了看法,他被古平原的才华所吸引,于是产生了人尽其才、才为我用的想法。

以王天贵的心机,他深知拉拢人心最好的方式就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既然古平原已经抓捕归案、关在大牢,那么此时如果出手救他,于情于理都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古平原失去了谈判的资本,必然会处处被动、任人拿捏。

何况,对付古平原这样的人,七擒孟获才是收买人心的最佳方式。因此,王天贵的操作,并不是画蛇添足,反倒是看菜下碟、对症下药。

只是,古平原固然会搞钱、能搞钱,但王天贵释放他的原因并不只是为了钱。事实上,王天贵对古平原态度的急转,始于一本薄薄的账本。

在古平原被锁拿的当天,作为当铺的老板,王天贵按照惯例翻看了铺子去年的账本。

对于这本大掌柜、二掌柜一手起草审定的账本,王天贵的评价只有八个字“就这么小、就这么薄”。言辞之间,尽是不满和愤怒。

账本超薄、账目简略,折射出的是以大掌柜为代表的高层管理人员正在侵蚀王老板的权力、架空王老板的地位。

总经理等高管不把董事长放在眼里,这让王天贵感到了形势的严峻。因此,打压高管、收回权力就成了王天贵的不二之选。

不幸的是,王天贵长于心术却短于经营。他所擅长的无非是给人挖坑、上市敲钟,但是经营当铺、企业管理却始终是他的短板。

阴谋诡计,往往只能用于破坏,却无法用来建设。

彼时的当铺,早已经是死水一潭、铁板一块,王天贵急需有人可以为他搅动风云、改写局面。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需要你一条黑鱼,游进那潭死水,把他们给搅浑了,然后把权力拿回来。”

对于王天贵而言,搞钱固然重要,掌权才是王道。他急需收回掌柜们手中的权,而古平原则是唯一能够破局的人。

只是,王天贵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古平原。毕竟,今日与虎谋皮,他日必为虎所噬。

与狼共舞,迟早会引狼入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