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中国旅游圈最热的词,不是什么“特种兵”,也不是“反向出游”,而是一众“老外”。
6月刚过,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数量就已经突破1400万,就连重庆大街小巷都开始频繁出现“老外聚集地”的奇景。
不是打卡火锅店,就是在解放碑排队看夜景,活活像开了个“国际文化交流节”。
而真正引爆热搜的,是6月17日晚那场轰动全球的无人机表演。
11787架无人机同时升空,在重庆南滨路上演了一场“科技大片”,直接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高空中,火锅、巴渝舞者、山茶花轮番登场,连一众国际友人都看瞬间看傻了眼,一边惊呼,一边忍不住在镜头前感叹:“这不是旅游,这是时空穿越!”
01
当然,比这更震撼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主动拍视频、写博客,记录他们在中国被“改三观”的全过程。
曾经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说中国“穷”“乱”“不安全”;如今,他们成了中国旅行视频的主角,一个比一个拍得起劲,一个比一个讲得真诚。
比如YouTube上的国际网红彼得,出发前他一口咬定“中国还不如墨西哥”。
结果重庆一圈逛下来,他直接原地认怂:什么破落、堵车、治安差,全是自己脑补的。
尤其当他亲眼看到火车从居民楼19层中穿行而过、地铁在楼宇间转身穿梭时,整个人都“裂开了”:
“这哪是城市,这分明是现实中的赛博朋克!”
而他还只是外国游客被“震撼教育”的冰山一角。
另一位印度大叔原本来中国就是为了“打假”,他说:“你们别夸中国了,印度肯定更先进。”
结果从深圳机场一下飞机,干净的厕所、智能化的交通系统、随处可用的5G网络……每一步,都让他更沉默。
当他坐上350公里时速的高铁时,更是彻底破防了:“我们差的,不是十年,是一整个世纪。”
02
除了基础设施带来的冲击,中国的治安和秩序也成为老外眼中的“谜之温柔”。
一对英国小夫妻专门在长沙做了“钓鱼式安全测试”:把钱包和电脑放在餐厅桌上,自己溜出去橘子洲玩。
回来一看,包还在,甚至连桌布的皱褶都没动。
他们后来又把一个包丢在共享单车上,六个小时后回来后,发现东西仍旧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说:“我等你很久了。”
这种事不仅出现在长沙,美国网红亚历克斯在上海也做了类似实验,笔记本、现金、钱包一并丢在咖啡厅外,结果被来往市民无视了整整一个小时。
他回看监控时感叹:“这是我见过最无聊的偷窃实验。”
最让他们上头的,还得是中国的美食。
原本抱着“饮食自律”的外国人,一旦踏进中国的小吃街,立马破防。
西安的凉皮肉夹馍、成都的串串香、洛阳35块钱管饱的一桌蒸饺、酸浆面、鸡蛋汤……
每一样都写着“卡路里陷阱”,但没有一个外国人能逃过中国“味觉暴击”。
甚至有东北妹子回国探亲,带着美国老公一家人体验大锅炖,结果一顿饭吃到公公感动落泪,说这是“他这一辈子最温暖的家宴”。
更别提那个叫麦炫疯的美国帅哥,一开始生吞甘蔗、啃猕猴桃,后来在摊主“教导”下学会了剥皮吐渣,直接把水果街当成了人生课堂,边吃边学、边学边打包,俨然成了“国际沙僧”。
吃饱喝足,老外们的体重飙升,回国后居然还戒不掉中国胃,白人饭已然成了鸡肋。
有人回家三天后忍不住发视频控诉:“西餐已经不香了,我想念夜市。”
03
当然,这股“中国旅游热”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
自从开放54国144小时过境免签,年底扩展到60个口岸240小时,中国就像打开了一道通向世界的大门。
入境便利、支付无感、高铁连接、美食随处、治安可靠,曾经老外眼里的“第三世界国家”,如今成了他们眼中的“新世界第一目的地”。
外国人打卡中国,已经从个别网红的猎奇行动,变成了一场全球范围的文化风潮。
他们开始不再相信西方媒体的刻板印象,而是亲身体验中国、记录中国、推荐中国。
这一切,可能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一个真实、现代、包容的中国,正在被世界看见,被理解,被喜爱。
这不是偶然,而是中国日复一日进步的积累,是数以亿计普通人构筑起来的秩序与温度。
就像那位外国游客在视频结尾说的那样:
“中国是真实的、善意的、有力量的。”
这,才是真正让人感到安全、感到惊艳、感到归属的地方。
-End-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