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实习生 张星雨 报道

这笔钱终于要来了。按照国家卫健委的安排,8月31日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部分地区已经上线育儿补贴申领。比如,根据安排,湖北的育儿补贴申领系统于8月27日正式上线。

“目前我们这边的育儿补贴申领系统还没有正式上线,现在在试运行阶段。”在8月26日,当记者以家长身份询问重庆地方卫健委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过目前有部分人收到申领的邀请,看到邀请的通知可以先把资料填写一下。正式上线应该也快了。”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部分可以申领育儿补贴的父母,收到了相关申领的邀请。罗琦(化名)是一位2岁多孩子的母亲,她对记者表示,之前支付宝上面发送了申领邀请,“我们已经线上申请了。”

作为一项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金额或达千亿元以上(中央财政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的政策,育儿补贴的影响将进一步扩散。

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特别副研究员史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家育儿补贴以现金形式打入申领者个人账户,每人每年3600元,平均每月300元,个人可以直接用这笔钱消费,这对母婴行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有利于满足和提振年轻育儿家庭对奶粉、纸尿裤等母婴产品的需求和消费。

育儿补贴申领将全面开放

根据7月底发布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

这是一项重要的“投资于人”的政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在持续增长,这使得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格局出现明显变化。在1990年,我国的少儿抚养比为41.5%,老年抚养比为8.3%。但是,到了2023年,我国少儿抚养比为24%,老年抚养比已经达到22.5%,这使得当年的总抚养比达到46.5%。

少儿抚养比的下降,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人口结构的改善。而提升人口出生率、改善抚养比的关键,就在于降低人民群众生育、养育、教育的压力。

发放育儿补贴,是其中最为直接且重要的政策之一。根据安排,育儿补贴的资金将全额落到父母的“育儿口袋”之中。8月21日,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育儿补贴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从申领时间上看,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

“国家和各地已经完成了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正在进行全流程测试。各地组织配备工作力量,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7月3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

8月20日,支付宝官方消息提醒,育儿补贴系统开始试运行了,提前订阅过申领提醒的宝爸宝妈,近期会陆续收到通知。已经收到通知的朋友,现在就能进入申领流程,等待补贴到账了。

“孩子的妈妈已经在线上申请了。”一位一岁半孩子的家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家中的孩子是二胎,有了政策支持,他们也能觉得轻松一点,“至少一个月一罐奶粉钱。”

目前,部分地区比如湖北的育儿补贴申请系统已经上线,一些地区则会等到8月底正式开通。

在8月26日采访时,重庆卫健委相关人士表示,他们的育儿补贴系统尚在试运行,“一般都是线上申请”。而成都卫健委相关人士则表示,育儿补贴的发放建议关注成都发布的公众号。

湖南郴州市卫生健康委公开回应表示,目前,湖南省正抓紧制定育儿补贴制度具体实施细则,同步推进政策解读、信息系统调试、人员培训及资金筹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全省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处于试运行阶段,试运行期间市民可填报申领信息,但暂不启动审核;待系统正式上线后,各地乡镇(街道)及卫生健康部门将统一按流程对申领信息开展审核。

同时,郴州市卫生健康委提醒,申领人需按年度申请,且应在对应年度的12月31日前提出申请。未在规定年度内提出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当年申请资格。

史薇表示,育儿补贴的申领和发放,要避免给基层工作人员增加新的不必要的负担。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智慧工具,精简流程,提高评估审查效率,让育儿补贴的政策温度不仅体现在“真金白银”上,还渗透进了政策执行的每一个细微处。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育儿补贴的发放会产生一系列涟漪效应。

世纪证券认为,此政策是全国性普惠现金补贴,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育儿家庭。对中低收入家庭而言,补贴能直接补充资金,降低养育成本,改善育儿条件,提升家庭福利和社会福祉。母婴消费链将显著受益此次方案发布,短期内,童装、个护、玩具、母婴零售等领域终端消费需求受刺激。

但是,“借育儿补贴涨价”不可取。针对有媒体报道奶粉、纸尿裤等母婴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认为,国家出台相关育儿补贴政策的目的是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和养育成本、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商家借机变相提高商品价格的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背离育儿补贴政策初衷。

史薇指出,国家育儿补贴政策用真金白银缓解家庭养育压力,其长期价值在于面向社会公众所释放出来的积极信号,即国家通过直接的经济手段助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该政策若能与辅助生殖、基因检测、教育减负、住房优惠等领域政策协同发力,形成政策组合拳,则有望提升生育率,提振生育信心,扭转人口负增长趋势。”

育儿补贴政策,是我国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多地也提出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2025年8月1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多项“真金白银”的措施。

比如,在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上,福建提出,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的保障作用。将符合条件的产前检查、分娩等生育医疗费用纳入生育保险或由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予以报销等。而在加大税收、金融、住房支持力度上,福建提出,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而在此之前,上海、北京、江苏等地,都提出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并发布相关措施。

冉琳(化名)是一位7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之前享受了免费的孕检,未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希望政策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史薇表示,除了育儿补贴外,目前“资金量大、受益面宽”的生育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普惠托育专项行动等政策上。“其中,覆盖面最广的是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子女教育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