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夺命!浙江接连有人被海鲜刺伤离世,这种菌很凶险

谁能想到,一只螃蟹,竟然藏着一把“无形的刀”?它不是夹你的手,而是让你一脚踏进鬼门关,连个招呼都没打。

24小时夺命!浙江接连有人被海鲜刺伤离世,这种菌很凶险

浙江,盛夏。海鲜摊前人头攒动,蒸汽腾腾的夜宵摊上,花甲、皮皮虾、鲍鱼、青口轮番登场,香气直勾馋虫。

但没人注意到,海水深处,正潜伏着一种不讲道理的恶菌,它不分贫富贵贱,不挑时间地点,只要你皮肤破了个口子,它就能钻进去,24小时以内把你送走,悄无声息,刀都不带磨的。

它的名字,听起来像个温顺的邻居——创伤弧菌。但别被它的名字骗了,它可不是什么“温柔小弧”。它是海洋里的“速死之菌”,是海鲜摊上的“隐身杀手”,是连医生都头疼的“急先锋”。

24小时夺命!浙江接连有人被海鲜刺伤离世,这种菌很凶险

有人说,吃海鲜不是很健康吗?谁会想到,处理海鲜竟然比吃还危险?真不是危言耸听,浙江近期已有多人因被海鲜刺伤感染创伤弧菌,短短一天内多器官衰竭身亡。不是海鲜不新鲜,不是处理不干净,更不是体质太差,而是这个菌,实在太凶残

医生接诊时,患者手上只是一个小小的划痕,连创可贴都懒得贴。几个小时后,整条手臂开始肿胀发黑,像是被毒蛇咬了一口,接着高烧不退,意识模糊,感染如野火燎原,全身器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倒下。再想救?晚了。

24小时夺命!浙江接连有人被海鲜刺伤离世,这种菌很凶险

创伤弧菌不是吃出来的,而是扎出来的。它喜欢温暖的海水,一旦夏季水温超过20度,它就像早高峰的地铁站,密密麻麻、四处游荡。它不咬人,但只要你手上有伤口,哪怕只是被虾刺了一下、被鱼鳞刮了一道,它就能乘虚而入,直达身体内部,开始它的“破坏之旅”。

你以为它只是个细菌?不,它是个手拿毒针的化学兵。进入人体后,它会释放一种叫“外毒素”的东西,这毒素不是简单的肠胃不适,它直接作用于你的血管、免疫系统、肝肾功能,导致严重的败血症、坏死性筋膜炎、脓毒性休克

如果说普通细菌是街头小混混,那它就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

24小时夺命!浙江接连有人被海鲜刺伤离世,这种菌很凶险

它的“高发对象”并不是某种特殊职业群体,而是——几乎所有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肝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一个小小的划伤,就可能一命呜呼。

医生曾接诊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职业是海鲜批发商。凌晨两点,他在搬运带壳贝类时右手被割破,清水冲洗后继续工作。当天中午开始发烧、呕吐,下午手臂开始红肿,晚间送医时已出现意识模糊。次日凌晨,抢救无效死亡。从刺伤到死亡,不到24小时。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但创伤弧菌告诉你,病也会穿皮而入。它不需要你吃它,它只需要你碰它。它不像食物中毒那样给你几小时反应时间,它的侵袭速度快得像微博热搜的下沉排名,一旦感染,几乎没有回旋余地。

24小时夺命!浙江接连有人被海鲜刺伤离世,这种菌很凶险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不生吃海鲜就没事,这是个大误区。创伤弧菌不是靠吃,而是靠接触传播。它最危险的,不是生吃,而是你手上哪怕一个小小的破口,跟带菌海水或海鲜接触。特别是那些喜欢徒手杀鱼、剥虾、清理水产的人,手上一点点红口子都可能是致命通道。

传统中医有一句话叫“外邪乘虚而入”,说的就是这个理儿。皮肤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一旦有“虚”,外邪就会趁机而入。创伤弧菌虽不在中医经典中命名,但它的行径,正是“湿热毒邪”的典型表现。湿热之邪走表入里,迅猛急暴,令人猝不及防。

24小时夺命!浙江接连有人被海鲜刺伤离世,这种菌很凶险

防它,怎么防?不用谈海色变,也别一股脑把海鲜全拉黑。重点是,处理海鲜时戴手套,不让裸手接触带壳、带刺的水产;一旦划伤,立刻用碘伏等消毒处理,不要用清水敷衍了事;伤口未愈期间,避免接触海水或海鲜。尤其是身体状况欠佳的朋友,别逞能。

喜欢赶海、游泳、钓鱼的朋友也要注意,创伤弧菌在海水中广泛存在,脚底一处小伤口,也可能成为它的突破口。别以为你是“海的儿子”,它可没认你做干儿子。

至于感染后是否能好转?说实话,这个菌的凶险之处就在于它的“闪电战术”,早期症状不典型、进展速度极快、治疗窗口极短。即使及时送医,死亡率依然高达50%以上。能撑过来的,多是年轻、免疫力强、发现及时的少数人。

24小时夺命!浙江接连有人被海鲜刺伤离世,这种菌很凶险

与其事后抢救,不如事前防护。别让“处理海鲜”这件小事,变成“遗憾终身”的大事。生活不是电视剧,死神不会提前预告。而你要做的,是每次下厨房前,确认自己手上有没有“开门迎贼”的小口子。

古代文人对“鱼”钟爱有加,但也深知“鱼生火,肉生痰”。如今我们对海鲜的热爱更甚,但对它背后潜藏的微生物世界却知之甚少。每一只生猛海鲜,可能都藏着一个微型战场。

从现代科学的视角看,这就是“环境微生物与人体防御系统的博弈”;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这就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菌邪乘虚而入,正是失衡之象。

海鲜可以吃,菌不能惹。别让一顿夜宵,变成亲人眼中的“最后晚餐”。别拿免疫力当盾牌,这场仗,它根本不讲武德。

24小时夺命!浙江接连有人被海鲜刺伤离世,这种菌很凶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

1. 国家疾控局《创伤弧菌健康提示》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创伤弧菌感染防控要点》

3. 浙江省卫健委《近期创伤弧菌感染病例通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