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连夜回国坐镇中央,中国两大邻国再一次来到了战争边缘。
印控克什米尔一场大规模枪击案,让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弥漫起了强烈的火药味,也让克什米尔问题再度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时隔六年,中国的两大邻国,又要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大打出手?
【莫迪还在沙特访问,得到消息后紧急回国】
前几天,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出现游客遭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17人受伤,大多是印度公民。地方反印度武装“克什米尔抵抗组织”很快认领了这次袭击。
这起恶性事件震惊印度上下,彼时印总理莫迪正在访问沙特,得到消息后取消行程连夜回国,落地机场就召集内阁成员开会,讨论应对方案,迅速将矛头对准邻国巴基斯坦。
随后莫迪政府宣布,印巴外交关系降级,驱逐巴基斯坦驻印度军事顾问,印度驻巴基斯坦公署人数规模缩减,暂停两国水资源合作,关闭边境公路。
这一系列举措,明摆着是在告诉国际社会,印度已经认为,巴基斯坦政府与这起大规模枪击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更是放出狠话,不仅要打击凶手,还要报复策划这类行为的“幕后黑手”。
面对印度的指控,巴基斯坦迅速发声明,强调枪击事件与自己没有联系,巴基斯坦政府谴责一切恐怖主义行为。
【印度把矛头对准了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政府发言人还强调,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他们过去6年以来一直保持克制,同时反过来指责印度,说这是印度为了推卸责任,自导自演出来的“假旗行动”。
看得出来,巴基斯坦的立场是,克什米尔问题闹到现在这种境地,出了这样的恶性事件,莫迪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里就不得不提,在2019年,莫迪取消了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特殊行政地位,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此举极大地激化了当地矛盾。
别看最近几年,印控克什米尔的安全局势有了些许缓和,还开始发展旅游业,但矛盾始终存在。
毕竟莫迪政府始终以印度教为核心,无视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争议,试图单方面地转化印控地区,本来就是一种冒险。
【巴基斯坦政府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话又说回来,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度已经认定,印控地区内活动的反印度武装,大多得到了巴基斯坦的大力支持。
至于这起事件,究竟是反印度武装策划的,还是巴基斯坦背后指使的,具体细节已经无关紧要。
因为莫迪政府不满足于拿反印度武装这些小鱼小虾开刀,如果要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也就是让巴基斯坦对克什米尔“彻底死心”。
莫迪政府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将搁置双方一系列外交互动,直到巴基斯坦以“可信且不可撤销”的方式,放弃“跨境恐怖主义”。
有必要指出,在跨境恐怖主义这个问题上,都被英国殖民过、影响过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属于“师出同门”,用的都是同一套路数。
【印控克什米尔恶性枪击案震动国际舆论】
印度本来就没少支持巴基斯坦境内的极端组织,他们不需要亲自策划什么,或者告诉那些恐怖分子要怎么做,只要在巴基斯坦领土上闹出乱子,破坏安全局势,印度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所以这几年下来,印巴手里指控对方支持跨境恐怖主义的证据,都是一抓一大把,这也成了印巴外交关系里的一根刺。
如今这根刺,俨然演化成了一条正在燃烧的导火索,点燃的还是克什米尔这个“火药桶”,这就需要地区国家提起重视了。
许多迹象表明,巴基斯坦正在为最糟糕的情况做准备。
莫迪政府宣布反制措施后,巴基斯坦总理迅速召集军队高层和内阁成员,往往是在解决国家安全问题时,才会在开会时摆出如此阵容。
外交关系降级、暂停水资源合作,这些固然严重,但巴基斯坦真正担心的,是印度突然采取武力行动,像6年前那样发起跨境袭击。
【莫迪连夜赶回印度】
当年,同样是在克什米尔,印度武装车队遇到自杀式袭击,造成超过40人死亡,作为报复,印军出动战机,越过印巴停火线空袭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空军采取紧急应对措施,随后双方展开空战,印度两架战机被击落,一名飞行员被俘虏,此后两国隔着停火线互相炮击。
如今的大规模枪击案件,同样可能成为新一轮武装冲突的导火索。
印度是否会趁机对巴基斯坦发起跨境军事打击,是各方接下来关注的重点。
顺带一提,印度选择叫停双方的水资源合作,此举本来就带有强烈的战略威慑意味,是打算利用自己在印度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施压处在更下游的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如何有礼有节地应对,是否要寻求外力介入,都是需要权衡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印度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要巴基斯坦给自己一个交代才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