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胜利隧道贯通前夕,新华社记者近日驱车前往天山腹地的项目工地采访,在施工人员的引导下穿越了尚处于“毛坯房”状的隧道,提前感受了南北疆直通的畅达。

12月24日,记者乘采访车自乌鲁木齐沿着蜿蜒曲折的G216国道一路南行,两个半小时后到达天山北麓深处的项目封闭路段。路面一侧山石壁立,另一侧紧挨着悬崖深沟,路途险峻,一路小心绕行才抵达天山胜利隧道北入口。

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
12月25日,施工车辆行驶在新疆天山胜利隧道内。新华社记者胡虎虎 摄

项目工程人员说,经过前两天加快路面清障,隧道内已可按指定路线驾车穿越。自2020年隧道施工以来,这可是头一回。仔细询问了不影响施工的路线细节后,记者欣然前往。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隧道足可容纳两车并行,路面平坦。隧道内部,LED灯带照亮前路,去除几分幽深神秘。每隔百米左右,就有通向中导洞的通道,遇到施工堵路,也可以很快调整路线。

因尚在施工,隧道内一些地方还处于一种原始而又生机勃勃的初建状态。

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
12月25日,工人在新疆天山胜利隧道内进行焊接作业。新华社记者胡虎虎 摄

一段刚刚打通的隧道接口处,新固定的岩层还露出狰狞的粗粝;大型机械在远处操作,每一次动作都激起阵阵轰鸣……

项目设计人员介绍说,这条隧道首创“三洞+四竖井”施工方案,施工节奏非常快,而工程则是按照能抗八级地震、百年使用的品质标准来建设。

因为隧道还未完全贯通,我们选择从一侧进入,穿越中导洞,再从另一侧驶出,路线呈S形。尽管有些绕路,整个过程也只有30多分钟。

一经驶出隧道,却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连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进入隧道时,天山北麓云海苍茫,山如剪角铁削;而南麓出口却是晴日高悬,圆润的山丘被一层薄薄的白雪覆盖,而下方草地透过霜雪蔓延出片片淡黄。

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
这是12月25日在新疆和静县拍摄的天山胜利隧道出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胡虎虎 摄

“从乌鲁木齐开车3小时就到了南疆?可以去吃上嫩嫩的黑头羊!”

“上回到和静县采访,我们足足开了七八个小时。”

“太快了!看看导航,如果返程不走隧道要10个小时呢!”

……

车上记者你一句我一句,不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叹。

出口不远就是施工单位驻地,也地处高寒高海拔的环境。

“这里海拔3000多米,外面冷风阵阵,但咱房间里有暖气,暖和着呢。”中国交建乌尉高速六标段项目经理李亚隆热情地招呼我们。

几名“老工程”介绍了这条隧道的基本情况,随后和我们闲聊起来。

“7年了,一年340多天在山上”;

“两个标段隔着山对向施工,谁也不甘心落后,才创下施工期最短纪录”;

“每逢春节都神经紧张,进度不能慢,人员安全不能有闪失”;

“来时候35岁,现在40多了,最好的光景都留给天山了”;

……

夜已深,我们住进施工人员的宿舍,室外气温已是零下30摄氏度,高海拔带来的头晕、乏力、失眠才开始袭来。

回程时,车行至隧道出口附近的和静县阿拉沟乡的乌拉斯台查汗村。

小村里小超市、小饭店开得红火。

在公路边经营一家小超市的村民谢阿姨今年60多岁,精神、干练,对周边情况了然于胸。她说,村里人都是牧民,这几年村上通了公路,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让村里的农家乐在旺季时供不应求。

“今年7月到9月每个农家乐都停满了车。明年往后,人肯定更多。”

“因为啥?”记者问。

“因为咱这野生蘑菇好啊!”

看着记者不置信的眼神,谢阿姨这才补了一句:“明年乌尉高速也得通了!”

小村里,游牧人家的一个个蒙古包静静矗立在道路两旁,似乎在诉说着世代相传的故事。

2024年12月30日,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记者初杭、顾煜、宿传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