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在科技巨头林立的今天,李彦宏带领的百度已然掉队许久,而且至今仍不见转势。
百度整体财报
最近百度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营收为人民币 311.7 亿元,同比下滑约 7%。核心业务Baidu Core营收为约 246.6 亿元,同样同比下降约 7%。
在线广告收入也进一步承压,达约 153 亿元,同比下降约 18%。与此同时,百度首次披露了其AI业务的收入细节:AI 云基础设施收入约42 亿元,同比增长33%。AI应用收入约26 亿元,同比增长约6%。AI 原生营销服务收入约28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62%。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百度的传统广告业务已明显下滑,原来的主支柱正在坍塌,AI相关的新业务虽然增长快,但基数还太小。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首先,就是百度的主力业务长期依赖于搜索+广告的模式。但现在,用户使用习惯在变,很多人现在都用AI,入口不在搜索引擎了。
在中国市场,百度搜索市场份额由2021年11月的约 86.82%已经大幅下降至2024年5月的约 55.85%。同时,新媒体、短视频、社交平台也都在抢流量、抢用户注意力、进而抢广告主的预算。
广告主也不傻,厂商们根据各渠道的转化效果会调整预算,广告主正在逻辑上逃离传统搜索广告。数据显示,某消费品品牌将约70%的预算投向抖音、淘宝、快手、微信,给百度的份额不足 5%。
其次是中国整体经济在现在也面临挑战,地产拖累、消费疲软、使得广告需求都开始减少,在这种环境下,即便百度有流量优势,也难以像过去那样简单靠广告高速变现。
现在百度的新业务虽然增长快,但还不足以反哺其他业务。现在AI在各个领域的竞争都很激烈,新业务反倒是都还处在投入大、成本高的阶段。百度财报中也提到,成本与费用明显上升,营业成本同比增长约12%。公司还录得资产减值损失约 161 亿元人民币。
现在的百度,应该是它最艰难的时候了,正处在旧业务下滑+新业务尚未全面起来的断裂期,
典型的过渡期的状态,这个时期如果转型成功了,成为了AI时代的一家新公司,那么第二春就开启了,倘若没有转型成功,可能这家公司也就就此陨落了…
百度的困难与突破
现阶段百度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它在上个时代打造的壁垒正在被冲击。
百度曾经的壁垒是中文搜索入口+广告变现平台+流量基础。但随着用户转移、广告主变向、以及搜索引擎领域竞争加剧,这些老壁垒都不再坚固了。
AI时代,百度也在参与,目前百度在做AI 云、自动驾驶、AI 营销等等,但是,好像都很中规中矩。
财报中显示,目前百度增长快的新业务,比如AI原生营销服务同比增长 262%,但营收规模只录得约 28 亿元。相比于百度总营收311.7亿,占比不到10%。要替代掉几千亿级广告业务,其路径还很长。
还有百度的业务中,AI 应用层虽然有增长,但同比也仅有6%。若不能真正粘住用户、形成订阅或付费模式,那成长将更受限。反观同样做大模型的其他厂商们,很显然都在逐渐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看百度财报的时候,总给人一种比较迷茫的感觉,因为如果不看它原有的搜索引擎业务之后,甚至不知道该把新的关注点放在哪里。AI云、自动驾驶、搜索升级?摆在百度面前的路好像一直都有很多。
所以它总是既要与传统互联网巨头竞争,如阿里巴巴、腾讯,也还要与新兴的AI公司竞争,还有车企。我记得在十年前左右,李彦宏就曾说过,他要all in AI,但是如今多年已经过去,百度在AI领域却依然没有建立起绝对的领先优势。
而且,百度在移动搜索页面中已开始大量显示AI生成的内容,数据说约 70 %的移动搜索结果页面包含AI生成内容。百度把自己定位为搜索+生成式AI入口。但是使用过百度产品的用户应该会有体感,似乎它总在强行融入AI,有很多地方都是在为了AI而AI。
另外,百度的自动驾驶业务也有进展。财报中提到,百度的Apollo Go已在多个城市全面推进。自动驾驶也属于那种典型的先投入、后规模、后变现的赛道。可现有的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这些公司进展似乎都领先于百度。
但是在百度财报中,依然是有一些亮眼的地方的,比如百度AI 云基础设施收入约 42 亿元,同比增长33%。订阅式AI加速器基础设施收入同比增长128%。这表明,在算力+模型+平台+订阅服务组合上,百度已经有起步。
若今后真能把这个块做大,把企业客户锁定、数据与模型积累起来,再加上算法优化、成本降低,也很有可能形成AI时代的新入口,建立起自己的新壁垒。
结尾
企业的成败,通常都是创始人的问题。从互联网的各处信息中都能听闻到,百度在近些年当中,在管理上似乎一直存在着问题。而这些顶层的因素,也一直困着百度的业务持续向前…
百度,已经越来越变成仅属于李彦宏自己的帝国。
作为一家从互联网巨头陨落下来的公司,它还在做着多元化的业务,也在尝试以创业公司的方式参与各种基础设施,同时又用商业巨头的视角,审视着市面上的众多创业项目。
当百度没有了核心业务的聚焦,反倒是参与更多在其他行业已经近乎成熟后,甚至开始要走下坡路时参与收购。
这让百度的核心竞争力变得越来越小。
成为商业巨头的前提,就是有个自己的核心壁垒,然后不断再积累其他领域的壁垒,不断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态,反复强化自己的壁垒。阿里、腾讯、美团、字节都在如法炮制。
只有百度,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参与了很多收购,但是普遍都是买来之后业务就开始持续下坡,老本终于也在吃了多年之后,开始要吃不动了。
新时代,百度还能有一席之地吗?已经是它要面临的新问题。
早就不再是与其他巨头们相提并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