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瑶 石晟绮 夏侯凤超 济南报道

“想建个充电棚,却不知道归谁管”“接口少”“有桩用不上”“阻碍消防通道”……近段时间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探访济南多个小区发现,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还存在诸多难点。

不少居民提出疑问:“电动车不让‘上楼’了,那该咋充电呢?”

充电桩数量太少

想增加却没场地

“一边不让上楼,一边充电桩不够,去哪儿充电犯了难。”5月27日,家住济南翡翠清河小区1号楼的邸先生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反映,小区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太少了,充不上电非常着急。

28日,记者来到翡翠清河小区,小区里每栋楼前几乎都有充电棚,但里面停放的车都是满满当当。

“每栋楼前就一排插头,20个口,下班晚了绝对没位置了。一到晚上就骑着电动车到处转悠,看看哪里能腾出来充电的地方。”一位居民说,因为排不上自家小区的充电桩,她有时要在工作单位“蹭电”。

邸先生表示,目前小区的电动车充电桩与小区电动车数量不成正比。以1号楼为例,共102户,几乎家家有电动车,由于充电桩不够,不少居民为了充电还是“铤而走险”——在单元楼道内充电。

“东区7栋楼,西区26栋楼。目前小区一共有17处充电棚,一处约有10-20个充电口”,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虽有居民反映过小区充电桩不够用,但目前小区里除了绿地就是道路,确实没有闲置的地方了”。

而这种情况在老旧小区更为常见。记者探访发现,济南不少老旧小区的充电桩仅是个位数。“飞线””充电现象依然较为普遍。

安了充电桩

进出却成了难题

事实上,“安装充电桩”不等于“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在一些小区,物业主动安装了充电桩却并未得到居民好评。

“不知道怎么和充电桩公司谈的,桩就建在单元楼门口。”家住济南市历城区东风街道保利海德公馆小区的户女士说,自从电动车充电桩建起来后,小区内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就越来越多。“侵占了原本不宽的道路,影响了正常生活。”

5月29日,记者来到该小区发现,每栋楼前都有充电桩,沿着小区主干路依次排开,虽然地上也划了停车黄线,但有的车还是直接横在了路上。“这种情况到晚上更为严重,电动车到处都是,把路塞得满满的。”一位居民说。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另寻场地,让大家都停到一个地方去。久而久之,养成习惯,门口也就不会存在堵路的情况了。”户女士说。

不过,也有小区出现了充电桩占用公共绿地而引起居民不满的情况。

家住东汇景苑小区的李先生反映,小区内存在占用公共停车位、拆除绿化带来修建充电停车棚的行为,“建设方未提前公示,要求尽快拆除”。

对此,有关部门回复:针对东汇景苑小区电动车棚不足的问题,物业在2023年提交增设车棚申请,因小区内布局紧凑,在建之前,物业单位协同上级单位街道办事处和村委领导及部分居民一起商议——因为4号楼周围没有合适地方只能将公共停车位改建车棚,经相关部门审批现场勘察后增设了车棚。

让居民疑惑的是,从选哪个充电桩公司进场到在哪里安装充电桩,均没有征求业主的意见。“难道不应该先和大多数居民征求意见,再开始建设吗?”李先生说,“现在堵路了,我们提出问题了,物业才停止施工,计划另找场地”。

管理不善

充电桩利用率不高

“小区里很多充电桩都没有顶棚,下雨天充电非常不安全。”家住山钢·鸿悦华府的徐先生说,小区里好几处集中充电桩都是户外露天式的,“晚上突然下雨也很难及时断电,充电器已经淋坏好几个了。”

记者走访时发现,由于充电桩安装时间不一,运营商也不同,不少小区都存在“有棚充电桩”与“露天充电桩”共存的情况。

多位居民表示,有顶棚的充电桩更为“抢手”,“停在露天的地方就只能靠自己找东西挡着点儿,但是马上进入雨季了,很难做到万无一失。”此外,白天充电时,暴露在烈日下的充电器会发生发烫的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我们一般是不投建车棚的,因为车棚投资远超于充电设施,光靠用户使用很难回收成本。”某充电桩设备生产商工作人员表示,许多小区在安装充电桩会优先选择原本设立有车棚的位置,“修建车棚由社区或物业等部门负责,而且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具备修建车棚的条件。”

记者以居民身份联系了山钢·鸿悦华府等多个小区物业,“占用消防通道”和“用地紧张”是充电桩处无法安装车棚的主要原因。物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大部分小区在建设时期是没有设计充电桩的,因此没有相应场地的预留和设计。

不仅如此,记者探访多个小区发现,无需充电的电动车停放在充电口前占位成为普遍现象;有的电动自行车尽管已经充满电,却仍然占据着充电位,不及时挪走,导致充电口的利用率和周转率不高。此外,还有一些小区由于充电桩安装较早,充电口损坏、不通电却没有及时检修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我们不是不管理,保安和物业经常会围着小区转,发现没有充电的电动车就会挪出来,让给有需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大家自觉。”一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

要装充电棚

都说不归“他们”管

“现在电动车不让上楼,我们也非常配合,但充电是‘刚需’,总要解决这个问题。”为解决充电桩不够的问题,历城区华山街道翡翠清河小区的邸先生便自己找到物业,希望能够加装更多的充电桩,但物业却回复说这个问题归电业局负责。

“我又给电业局反映,电业局说只要小区安排好空间,他们就可以来给安装,建议我再去找居委会。”邸先生说,“跑了一个多月,也没得到谁能负责申请安装充电桩的具体回复。”

“我们也知道扯线充电危险,但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安装充电桩也没人管。”有着类似困扰的还有陈女士。她住在历城区花园路的一个老旧小区,由于没有充电桩,居民只能采取“飞线”的方式进行充电。 陈女士先后跑了多个单位,却都说不归“他们”管。

记者注意到,济南市2022年印发了《居住社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指南》,提到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应由街道办事处落实属地责任,牵头做好辖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的组织、推进工作。

安装运营单位在前期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安装运营方案》,由社区居委会公示,经居民书面(线上)表决后实施。

专家:

充电桩安全有序运行

协商共治是良方

日前,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急剧增加,电动自行车产生的安全隐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4月以来,电动自行车产生的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在各省份陆续展开。为了能规范业主的停车行为,不少社区、物业等将电动车上门疏导治理、粘贴宣传海报、上楼巡查等当成了工作常态。然而,整治过后,乱停现象很快“反弹”。

有专家指出,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不能只解决“堵”的问题,“疏”的方案也至关重要。电桩安全合理进场和有序运行主要在于场地供给、充电桩支撑等问题;同时各部门因责任不明确、安全风险大、矛盾纠纷多等原因,配合程度不高。

“建设社区集中充电设备设施,首先就是要维护和保障好安全。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不要因为某些细节或环节上的疏漏,引发出新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显洋认为,针对各类存在安全隐患的集中充电设施,应当强化规划管理,明确责任方来推进建设和重新改造。

于显洋说,诸如小区充电设施没有车棚、充电环境简陋等情况,确实容易带来触电、着火等隐患或事故。“充电设施设备建不建、建起来的效果好不好,前提是要明确好责任方。”他同时认为,不是每个社区都有适合的地方和相应的资金来推进,这也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

“集中充电设备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要区分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根据各小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他建议,实在不具备建设和改造条件的,街道办、物业或者相关方应联合出力,给予支持。而在充电设施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中,要加强巡查和设备检修,避免出现隐患。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