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特朗普亲俄政策难以为继


直新闻: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正对俄罗斯逐渐失去耐心,甚至不排除加强制裁莫斯科。对此,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我认为,准确来说,不是特朗普对俄罗斯正在失去耐心,而是外界对于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表态,正在逐渐失去起码的信任与耐心,而这又是特朗普自身一而再再而三、反反复复、言而无信所导致的。


在美俄元首阿拉斯加峰会前,特朗普曾经下发了最后通牒,假如俄罗斯还不愿意停战、不愿意和谈,那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外界对于美俄元首峰会一度抱持着非常乐观的态度,甚至认为它将会成为俄乌局势的历史性转折点,持续了三年半的俄乌冲突有望结束,双方有望迎来持久和平。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美俄元首峰会不但没有成为俄乌局势向好的转折点,反而成为了进一步恶化的转折点。一是俄乌双方的地面战争不仅进一步走向激烈,而且战事还出现了失控的迹象,双方都开始肆无忌惮地攻击对方的后方;二是普京通过提出让乌克兰无法接受的条件的方式,也就是让泽连斯基前往莫斯科来谈判,不仅变相拒绝了俄乌元首峰会,甚至连俄乌中低层次的接触也中断了;第三,俄罗斯强硬拒绝了北约国家在战后派军队进入乌克兰维和的方案。


与此同时,在美俄元首峰会之后,特朗普的态度也的确是出现了一个转折,只不过不是变得对俄罗斯更强硬了,不仅没有对俄罗斯追加任何形式的制裁措施,而且强行压制住了美国国会要求追加制裁俄罗斯的提案。


我注意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巨大的疑问或者说是“阴谋论”,又重新成为了美国舆论猜测的焦点:在美俄元首阿拉斯加峰会期间,普京与特朗普在美国总统的专属座驾上,究竟密谈了些什么,达成了什么样的交易?包括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与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内的一众美国官员,在走出会场时为什么会一度眼神惊恐脸色苍白,是不是俄方对特朗普出示了什么见不得人的黑材料?


专家:特朗普亲俄政策难以为继


直新闻:那您认为,在美国国内普遍怀疑的情况下,接下来特朗普的亲俄政策又将走向何方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确实,特朗普上台后,全面逆转了拜登政府制定的俄乌战略,也就是将原先通过军援乌克兰来战胜、消耗乃至彻底拖垮俄罗斯的战略,转变为了通过全面施压乌克兰、让乌克兰接受“割地求和”方案的方式,来结束这场冲突。而且这一战略上的转变,一度使得乌克兰与欧洲在军事和外交层面,同时陷入了相当被动与尴尬的境地。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俄乌局势与美国国内的形势正在发生某些重大而微妙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使得特朗普的亲俄战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最终有可能会以失败来收场。


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美国国内的亲乌力量正在对特朗普采取非常具有策略性且又非常强而有力的反制措施。其中的典型表现就是,我们知道,这一段时间以来,特朗普一直在向美国国会中的共和党籍议员施压,以阻止其通过新的制裁俄罗斯议案。而为了排除来自特朗普的干扰,部分共和党与民主党议员正准备联手提出一份新的议案,也就是要求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归还所谓“被绑架的”乌克兰儿童,否则就会将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列为所谓“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由于这一议案占据了所谓道义上的制高点,获得了通过的可能性非常高。而一旦这个议案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票数支持,那就意味着特朗普将无力阻止美俄关系的进一步恶化,美俄关系甚至有可能会走到断交的边缘。


其次,当前俄乌战场上的态势,也出现了对特朗普来说相当不利的变化。原本特朗普的俄乌战略,尤其是全面中断对乌克兰直接武器援助的做法,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乌克兰在战场上处于不利的态势,从而逼迫乌克兰接受“割地求和”的方案。但是,最终乌克兰不仅抵御住了俄罗斯的“夏季攻势”,而且成功地对俄罗斯的炼油厂进行了远程打击,使得俄罗斯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后方都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油荒。而且,乌克兰的这一战果,还是通过自产的无人机与中远程导弹来实现的。我认为,这一战果不仅仅是军事意义上的,同时它是在外交与政治上对特朗普亲俄战略最为有力的反击。或者说是向特朗普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即你的亲俄战略并不能逆转俄乌局势的最终走向。


除此之外,由于美俄元首阿拉斯加峰会最终一事无成,这已经进一步重创了特朗普的国内声望,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也因此而创下了历史新低。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明年中期选举的临近,留给特朗普的时间与空间都已经不多了。




作者丨刘和平

排版丨陈翩翩

编辑丨侯军义

审校丨李怡

监制丨王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