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乾隆皇帝,除了是一位执政60年,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之外,还是一位自视天赋异禀的才子。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收集名画名帖,诗兴大发的时候再创作几首诗词,根据历史上的记载,乾隆的撒肥一生就写出了41863首古诗,这样的诗歌产量是什么概念呢?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巅峰时期,从初唐诗歌开始蓬勃发展,一直到唐末依旧有诗歌存在。全唐诗中收录了2000多位唐朝诗人的作品,把所有唐朝诗人写的诗歌加在一起,也没有乾隆一个人写的多。可见乾隆是多么高产的一位诗人了。不过虽然乾隆写过的诗歌很多,但是流传下来的并没有几首。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诗词,大部分都是诗人的代表作。按理说乾隆写了四万多首,总应该有几首入选语文课本才对,但是我们不论看哪一个阶段的语文课本,似乎都没有乾隆的诗歌。唯一一首被收录到课本中的诗歌,仅仅停留在了小学课本当中。 那么乾隆诗歌没有被收录到语文课本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历史上的乾隆虽然是一位高产诗人,但是他写诗的水平实在让人难以恭维。乾隆活了89岁,把他的诗歌产量平均到每一天的话,乾隆一天就要写一首诗,这还是除去了他的童年时期。虽然数量上来了,但是质量远远达不到诗歌名篇的标准。

乾隆写的大部分诗歌都是平平无奇的类型,读完之后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更别说在诗中融入深意了。这样的诗歌其实就是打油诗,没有什么内涵。唐诗之所以名篇众多,是因为很多的唐诗都有深刻的内涵,而且也不论是字句都能经得起反复地推敲。 乾隆被收录进小学课本中的诗篇叫《飞雪》,这首诗的内容是: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乍一看这首诗就是无聊的重复,之所以能够上了小学课本,也是因为诗歌的最后一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完美地写出了雪与芦花融合在一起的场景。

但是偏偏这一句在历史上是极具争议的,很多人都说,这首诗的前三句是乾隆所做,最后一句是纪晓岚续上的。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意味着这首诗的灵魂并不是乾隆创作出来的,这样的诗人即便是再高产,他的诗歌也很难被后世记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