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20年,他创作了至今仍在传唱的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却没有教会世人,如何才能不想他?
作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刘半农的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格外精彩。 在那个女性地位还颇低的年代,刘半农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女性权利,尤其是对于妻子,他更是爱护有加,甚至不顾父亲的阻拦,偷偷把妻子从老家带到了身边。 但是,这样尊重女性的刘半农,却在妻子生下长女之后,眉头紧锁,叮嘱妻子对外宣称生的是男孩,是刘半农骨子里重男轻女,还是另有隐情呢?
封建和新思想的碰撞 在刘半农的文学作品中,他父亲也曾经出现过几次。从里面的寥寥几笔我们就可以看的出来,刘半农对他的父亲有非常复杂的情感。 刘半农出生在1891年,那个年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的,因此,一方面,他很感激父亲给自己充足的教育机会,如果不是因为刘半农的父亲是一个老师的话,他可能不会在童年时期接受这么好的教育。 但是同时另一方面,对于父亲的一些封建迷信做法,刘半农又非常的痛恨。比如在刘半农的婚姻大事上面,他父亲就曾经屡次出手阻拦。
从小,刘半农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加之父亲是老师的工作经历,让他在年仅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受了启蒙教育。在那个年代,刘半农这样天资聪颖的孩子,可谓是起点非常高。 刘半农的爱好也非常广泛,不仅喜欢文学,更是喜欢研究摄影,每当有空闲时间刘半农就投入到别人都没有接触过的新鲜玩意,这也让刘半农身上有着一种不俗的气质。 刘半农的才子名气在当地也是很出名,所以,从他12岁那年开始,家里面就不断有媒人来提亲。
刘半农的母亲最看重的就是朱家的大姑娘朱惠,虽然年纪比刘半农稍长,但是朱惠却是一个非常贤惠温柔的好女子,而且长相也非常漂亮。但是朱惠的父亲却并不同意这么婚事。 虽然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朱惠的父亲却非常的迷信,他经过算命算出来,朱惠和儿子刘半农八字相克,假如在一起的话,不利于儿子身体健康,所以他坚决反对这门婚事。 岂料朱家,却看中了刘半农,既然刘家不同意大女儿,就决定把二女儿嫁过来。加之朱家当时也是有钱有势的商户大人家,刘半农的父亲不好再得罪朱家,便只能允许朱家老二嫁进门来。 或许是命运之中注定朱惠就该嫁给刘半农吧,本来是小妹要嫁给他,小妹却忽然间生了一场急性心脏病去世。就这样,阴差阳错的,朱惠还是嫁给了刘半农。
对于婚姻这件事情,刘半农也有自己的看法,虽然他向往的是自由恋爱,但是面对母亲的这样的安排,刘半农最终同意迎娶朱惠。 在那个年代,结婚之前,新郎和新娘是不能见面的。刘半农的思想如此先进,又怎么会接受这样的束缚,于是他偷偷跑去找朱惠,第一眼就被朱惠那绑着脚的小脚给震惊住了。 刘半农就算再孝顺,也不会允许自己迎娶一个裹着脚的女人,所以他找到母亲,让她前去传话,绝对不要让朱惠再裹脚了,否则他就退了这门亲事。 正是有了刘半农的坚持,朱惠在未来的挫折生活中才能够有一副强健的身体,至少她的一双正常的脚,让她能够走的更扎实。
一生一世一双人 刘半农和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可惜的是,在他19岁那年,母亲忽然患了重病,眼看就要不行了。 都说病急乱投医,这个时候刘半农也相信了结婚冲喜或许可以让老人好起来的说法。所以年纪19岁的他就匆匆迎娶了朱惠。 然而,朱惠嫁过来没有多长时间,刘半农的母亲最终还是因病去世。也正是这个原因,从朱惠进门开始,刘半农的父亲就没有给过她好脸色。
对于朱惠一来婆婆就死了这件事,刘半农的父亲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朱惠是一个丧门星,他骨子里对朱惠的偏见已经根深蒂固,怎么也改变不了。 可惜的是,此时的国内时局混乱,1911年,武昌起义大爆发,令刘半农已经无法再继续求学。受到他弟弟的影响,刘半农也加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靠着手中的一支笔来支援革命。 时局在变,命运也在变,刘半农为了谋求生存,最终在1912年跑去了上海。此时的他浑身上下也就只剩一身才华了。所以来到上海之后的他,一直从事的就是编辑工作,为的就是挣一点最基本的辛苦费。 刘半农一个人在上海过着非常辛苦的生活,他的妻子朱惠在家里面过的同样并不快乐。有一个封建迷信的公公,对自己动不动就各种言语讽刺。
加之朱惠嫁过来之后,不仅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还曾经先后流产过两次,所以更加加深了刘半农父亲对她的偏见,甚至,刘半农父亲还曾多次写信给刘半农,要求刘半农在外面再找一个,好给刘家传宗接代。
刘半农接到父亲这封信之后,气得当时就把这封信给撕了,他也知道自己妻子在家中的日子很不好过,所以尽管当时时局混乱,刘半农自身难保,但他还是偷偷跑回了家中,把妻子给接了出来。 在上海的第一个夜晚,朱惠把这些年的委屈都给发泄了出来,刘半农保证,“一生一世,我只要朱惠一人,你放心,我会对你好的。”也是这句承诺,让朱惠整整践行了一生。
生男生女都一样 来到上海之后,经过调养,朱惠的身体好了很多,不到一年的时间,朱惠再次怀孕,1916年,刘半农的第一个孩子出了。 刘半农自然是非常高兴,看着怀里粉雕玉琢的女儿,他却在高兴之余,忍不住眉头紧锁。朱惠看着丈夫的脸色大变,忍不住心里咯噔一声,“难道他嫌弃自己生的是女孩儿?”
没想到刘半农随口就说了这么一句: 对外你一定要宣称生的就是个男孩儿。 朱惠不解,朱惠能接着解释道: 这样子就能堵住庸庸众口,生男生女在我看来都一样。但是我们要把外人的嘴巴给堵上。
朱惠是幸运的,在那个年代遇到了如此体贴的丈夫,同时朱惠也是贤惠的,正是有了她的扶持,才有了刘半农在后来的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