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袭哈马斯多哈总部 美顾左右而言他

特朗普向卡塔尔保证类似事件不会再次发生,但这样的保证又能有多少含金量呢?

以袭哈马斯多哈总部 美顾左右而言他

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发布的照片显示,9月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中)、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左一)等在一处辛贝特指挥中心内交流。图/新华社

| 陶短房

据新华社报道,9月9日,以色列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成员进行“精准打击”,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称袭击是“国家恐怖主义”。

一位匿名以方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此次空袭行动“筹划数月”,以军出动10余架战机执行任务,向哈马斯领导人身处的建筑投下至少10枚弹药。

哈马斯的麻痹心态

自2012年起,哈马斯就将事实上的总部迁移至多哈,其多数政治首脑也以卡塔尔为枢纽,从事“台面上”的活动。加沙冲突爆发后,卡塔尔作为和以色列、哈马斯均“说得上话”的阿拉伯国家,充当了停火和人质交换的调解人角色。

与此同时,卡塔尔也是美国在海湾地区最重要的军事盟友之一:位于多哈西南的乌代德基地,是美国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之一。

美国容忍哈马斯将卡塔尔当作其对外交涉大本营,系出于方便干预中东暨巴勒斯坦事务的战略需要。而哈马斯也相信“背靠大树好乘凉”,认为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仇家不敢,也不至于在美军卵翼下动手,在卡塔尔居间调停的加沙停火谈判方酣之际更加不可能。

正因此,在卡塔尔的哈马斯各单位长期处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状态。以色列正是利用哈马斯这一麻痹心态,对其多哈总部发动了空袭。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此举系针对一天前哈马斯袭击耶路撒冷公交车站并导致5人死亡的报复。以色列国防军称,袭击目的是摧毁哈马斯多哈总部,“斩首”其高层领导人,尤其是长期活跃于多哈的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

尽管以色列方面最初宣称“达到目的”,但哈马斯当天晚些时候发表声明说,以色列暗杀哈马斯高层的图谋“未能得逞”。不过,空袭仍造成6人死亡,包括哈利勒·哈亚的儿子等5名巴勒斯坦人,以及一名卡塔尔安全部门人员。

以袭哈马斯多哈总部 美顾左右而言他

9月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记者会上讲话。图/新华社

美国顾左右而言他

虽然美国是当今世界对以色列支持最坚定的国家,特朗普也极度袒护内塔尼亚胡的“战争路线”,但此次袭击,却让美国感到“糟糕”。

此次空袭后,一名以方高级官员曾向以色列媒体放风,称特朗普“批准”此次袭击。不过,内塔尼亚胡称,这次空袭由以色列“独立”发起并实施,以方承担全部责任。

美国也试图撇清关系,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空袭决定是内塔尼亚胡作的,“不是我作的决定”,白宫称空袭地点令特朗普“感觉很糟糕”。

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宣读了一份声明,称“卡塔尔是一个主权国家,也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并表示“单方面轰炸卡塔尔境内,并不能推进以色列或美国的目标”……

尽管声明仍称消灭哈马斯是“值得追求的目标”,但纵观全文,白宫显然意在表明,“卡塔尔境内不是消灭哈马斯的合适地点”。

莱维特称,袭击发生后,特朗普同以色列和卡塔尔方面分别通电话。与内塔尼亚胡通话时,特朗普称这一事件“可能成为和平的机会”;与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通话时,特朗普保证类似事件不会再次发生。但特朗普的保证又能有多少含金量呢?

卡塔尔方面对此次袭击表现得十分恼火。据新华社报道,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召开新闻发布会,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行为构成“国家恐怖主义”。当地媒体称,遭受袭击后,卡塔尔表露出退出加沙停火调停的意愿。

各国际组织与国家领导人纷纷对以色列此举表示强烈谴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此次空袭是对卡塔尔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侵犯”,表示加沙冲突各方必须努力实现永久停火,而不是破坏停火的前景。

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加拿大总理等多国政要就此发表了意见。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也表达了对以色列此举的谴责与愤怒情绪。

哈马斯称,此次袭击是“令人发指的罪行、公然的侵略以及对所有国际准则和法律的公然违反”,表示以色列的行动“得到了美国的直接支持”,并指责华盛顿打着停火谈判的幌子为袭击铺平道路。

胡塞武装“最高政治委员会”主席迈赫迪·马沙特表示,必须“关注”以色列的计划,以免为时已晚。并称,如果阿拉伯国家不团结起来对抗犹太复国主义威胁,多哈事件还会在其他国家再次发生。

显然,此次袭击不仅打破了相应的惯例,也令以色列在国际的支持度再下新台阶:非但环顾宇内几乎听不见一声附和,甚至美国特朗普当局也罕见地顾左右而言他。

以袭哈马斯多哈总部 美顾左右而言他

9月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安全人员在事发现场附近执勤。图/新华社

更加为难的中东愿景

毋庸讳言,以色列将打击目标扩展到美军基地之侧,扩展到美国支持和鼓励的和平进程交涉现场,这无疑令美国和特朗普在巴以乃至中东问题上更加为难。

此次袭击中,尽管哈马斯方面高级谈判代表几乎毫发无伤,但以色列国防军不顾国际惯例对身处和平国家的谈判对手发动“斩首”袭击,却足以令对方阵营中的和平主义者信念动摇,并势必对中东和平前景产生深远影响。

有分析认为,即便卡塔尔负气退出,跃跃欲试的埃及可以填补调停者的角色空白,但以色列若不受约束,将给该地区增添更多焦虑,也将令美国在该地区的处境更加尴尬。

同时,以色列此举可能令其国内分歧加剧。主张“解救人质优先”的一派,会与主张“扩大对巴勒斯坦领土占领”的一派爆发更激烈的争吵。据新华社报道,一个代表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家属的团体发表声明说,把被扣押人员带回家的希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渺茫。

自第一任期起,特朗普便极力推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单独媾和,并建立密切关系,以节省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政治投入。但其重返白宫后对以色列的一味袒护,令这一努力进退维谷。

此番,作为特朗普外交努力重要“落脚点”的海合会六国之一卡塔尔被以色列空袭,足以令海合会诸国降低对“与单独以色列媾和”的兴趣,甚至也会对“把自身安全放心托付给美国”的可靠性感到怀疑。

因此,若无可信的止损方案,这种情绪或将从根本上撼动自海湾战争结束以来中东的政治军事平衡格局。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杨利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