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京城有个叫施世纶的年轻人,论出身那可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爹施琅是收复台湾的大功臣,封侯拜将,家里有钱有势。按理说,这样的公子哥要么好好读书考功名,要么早早进官场混资历。可这施世纶偏偏不走寻常路,整天在京城里晃悠,连正经差事都不愿意干。

地主看儿子闲的无聊,花钱买个小官做做,没想到成就了一代名臣

施琅是打江山的猛人,可在儿子身上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施世纶长得不好看,走路还一瘸一拐,估计是自卑又看不惯官场那一套虚头巴脑的规矩。老爷子着急啊,家里这么显赫,儿子却游手好闲,实在有失门风。后来朝廷有个“捐官”的政策,有钱就能买官职,施琅一咬牙,花大价钱给儿子买了个江苏泰州知州。

地主看儿子闲的无聊,花钱买个小官做做,没想到成就了一代名臣

泰州是个小地方,但当时那里的官场乌烟瘴气,地头蛇和胥吏勾结,百姓日子苦得很。施世纶到任后,第一件事就干了件大事:有两位钦差来修河堤,随从们仗着后台硬,到处抢东西。施世纶暗地查证,直接找钦差对质,当面骂那些人“人面兽心”。两位大员被怼得哑口无言,最后只能看着他处理那些闹事的随从。

地主看儿子闲的无聊,花钱买个小官做做,没想到成就了一代名臣

后来朝廷派兵去平叛,路过泰州时士兵想抢百姓东西。施世纶早有准备,在路边摆满衙役,每人拿着大棒,放出狠话:“谁敢动百姓,当场打死!”士兵们一看阵势,吓得绕道走。泰州百姓这才知道,新来的知州是个真敢做事的主。

施世纶干得不错,后来升了江宁知府。那时候江宁权贵多,案子也复杂,但他不管对方是谁,就认一个理:保护平民和读书人。有次京城一个大官托合齐摆出王爷的排场,施世纶当面拆台:“我还以为是哪位王爷来了呢!”吓得托合齐赶紧认错。

地主看儿子闲的无聊,花钱买个小官做做,没想到成就了一代名臣

最感人的是施世纶父亲去世那年,按规矩他得辞官守孝。可江宁上万百姓跪在衙门口哭着不让走,后来大家凑钱建了两座“一文亭”,就为记住这个从不收礼、连办公用的茶都要自己花钱买的知府。

后来施世纶当上漕运总督,这个肥差以前都是贪官的天下。他上任后亲自验粮,建档案查贪污,把那些吃拿卡要的胥吏全抓了。陕西大旱时,总督鄂海克扣赈灾粮,还威胁要杀他儿子。施世纶直接上奏康熙,鄂海被撤职,三十万灾民才有了活路。

地主看儿子闲的无聊,花钱买个小官做做,没想到成就了一代名臣

施世纶六十多岁病逝在任上,康熙夸他是“天下第一清官”。他从一个被父亲花钱买的“镀金官”,成了百姓口中的青天。泰州、江宁、漕运,哪一处不因为他变了个样?去世后民间还编了《施公案》,把他说得神乎其神,可这些都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

百姓建的“一文亭”到现在还有人记得,施世纶的故事证明,就算起点是花钱买的官,只要真心为百姓做事,终究能赢得人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