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股市有哪几种典型的量价关系
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对于投资者而言,研究宏观经济时,GDP增长与通货膨胀率几乎是最重要的两个宏观经济信号;而在股票市场投资中,同样有一对关键信号——量价指标。
无论你是技术派、经验派、学院派还是趋势派,无论采用何种投资风格,在研究股市及其他各类资产价格时,量价指标几乎都是首要关注的核心信号。
具体到股票市场,有六种典型的量价指标组合,可反映当前市场的不同态势:
第一种是大家可能熟悉的情况:当股市长期横盘、缺乏上涨动力与财富效应时,成交量通常维持在极低水平,且无论是个股股价还是大盘指数,总体也处于相对低位。
这意味着股市处于“长期横盘、无人问津”的状态,回顾过去十年,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其实并不短。
第二种是大家更期待的行情启动信号:当股市准备上涨时,往往是在市场此前长期平静、甚至略显乏力的环境下,突然出现“放量大涨”——这里需要明确“放量大涨”的核心:既要“有量”(成交量显著增加),也要“有价”(股价或指数大幅上涨)。
出现这种信号时,通常意味着市场大概率将开启一轮上涨行情,且这一逻辑套用在个股上也基本成立。
第三种是上涨行情中的常态表现:当市场进入上涨阶段后,通常会伴随成交量逐步放大,无论是个股股价还是大盘指数,都会逐步“拾级而上”。
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市场上涨需要成交量与资金的持续支撑,量价之间本质是“如影相随”的关系。若上涨过程中突然出现成交量萎缩,市场往往难以继续上行;而在单边上涨行情中,“量价齐涨”是常见局面,且成交量多为逐步放大的态势。
第四种是上涨行情的尾声信号:当一轮上涨接近终点时,往往会出现“放量急涨”的特征。与此前阶段的“放量上涨”相比,此时的成交量会突然大幅增加(呈现“快速放量”),同时伴随指数或股价快速拉升——这通常标志着一轮上涨已进入尾声。
第五种是阶段性高位的转折信号:当市场处于阶段性高位时,会出现“放量滞涨”的情况。所谓“放量滞涨”,是指成交量维持在阶段性高位,但大盘指数或个股股价却已停止上涨。若这种状态持续1-2周(最多不超过3周),通常会因市场缺乏财富效应,此前坚定的做多资金开始信心动摇,市场多空力量逐渐反转;同时,场外资金因感知到市场吸引力下降,入市态度趋于谨慎,导致增量资金不足。
若此时没有重大外围黑天鹅事件冲击,市场会从“放量滞涨”逐步过渡到“缩量下跌”,即成交量明显下降,同时大盘指数或股价开始逐步调整。
直至某天突然出现“放量大跌”,这表明市场多空力量已彻底倒向空方,往往会引发抛售踩踏效应——不过通常而言,出现这种情况后,本轮调整也已接近底部。
第六种是调整尾声与新一轮循环的起点:“放量大跌”的出现,通常意味着一轮行情的调整已基本接近尾声。随后市场会回到开篇提到的“低成交量”状态,即所谓的“地量地价”——此时市场成交量极度低迷,交投氛围冷清,同时股价与指数也处于相对低位。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新一轮“放量大涨”出现,市场才会真正启动上涨;否则,市场可能会在“地量地价”阶段持续横盘,直到出现重大外部环境催化,推动走势发生改变。
朋友们,对照当下2025年9月中旬的市场,大家不妨结合上述量价关系特征,判断当前市场所处的阶段。“知冷知热、知进知退”——这便是通过量价关系分析可获得的有益投资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