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正在沙特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抛出了一颗外交震撼弹:他将下令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这是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总统首次公开提出“解除制裁”这一立场转向。一时间,各方震惊,叙利亚媒体迅速表态欢迎,美国媒体则陷入解读狂潮,而沙特与土耳其的沉默却更具意味。这一外交动作,真的是“和平诚意”的释放?还是又一场地缘博弈中的资本交易与战略收割?

特朗普为何松口对叙利亚制裁

特朗普此番是在利雅得与沙特王储本·萨勒曼,以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会晤后宣布“将解除制裁”的。他还透露,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将在本周与叙利亚外交部门负责人希巴尼会面,讨论相关细节。这是极不寻常的信号。长期以来,美国以“人权问题”“化武使用”为由,对叙利亚实施严厉制裁,尤其在2019年《凯撒法案》通过后,美国制裁已触及叙利亚几乎所有关键经济与金融领域。如今特朗普突然“态度一转”,不仅引发对其中东政策大转向的猜测,也让人不得不警惕:这次又是在为谁的利益铺路?

首先,特朗普此次“示好”并不纯粹。一方面,这是一种典型的“交易型外交”惯技。在与沙特和土耳其交换意见后突然释放“制裁豁免”信号,说明这项决定很可能与沙特—叙利亚关系正常化以及土耳其近期在叙北行动调整有关。特朗普急于从这两个地区大国手中交换更大的战略回报,而不是出于对叙利亚人民困境的真正关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沙特与叙利亚关系自去年以来已逐渐解冻,并计划在未来恢复全面外交关系。此时特朗普选择“跟进”,不过是想在沙特重返叙利亚政治舞台的过程中“插一脚”,抢夺战略话语权而已。

其次,特朗普此举明显与其国内政治议程挂钩。2024年选举将近,特朗普需要在外交上制造“突破性成就”来为自己争取选票与媒体流量。继此前在乌克兰问题上大打“和平调停”旗号后,叙利亚成为他第二个试图“反向操作”的国际焦点。对共和党基本盘而言,长年对外干预与高成本援助政策已引发疲劳,特朗普此举或许正是为了迎合那部分反干预、反全球主义的保守选民情绪。

特朗普为何松口对叙利亚制裁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美国真的会放弃在叙利亚问题上十余年的战略布局?答案恐怕并不乐观。我们必须看到,制裁解除只是“话术”,真正的权力仍掌握在白宫、财政部和情报部门手中。而特朗普此次表态是否会转化为具体的法律与政策行为,仍有极大不确定性。一方面,美国国会的鹰派势力早已将“反阿萨德”定性为“政治正确”,另一方面,美国在叙境内仍维持非法军事驻扎与油田控制,根本没有撤离打算。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所谓的“解除制裁”,极可能只是“阶段性豁免”或“象征性调整”,甚至仅仅是政治语言的操作游戏。

更何况,叙利亚当前所需的不是“解除部分限制”,而是彻底终结美西方对其经济与人道体系的系统性封锁。当前,叙利亚因战争与制裁双重打击,基础设施几近崩溃,民众生活困苦不堪,重建需要海量资金与国际协助。而美国不仅阻止中俄等国的援助进入叙利亚,还长期冻结其海外资产,封锁其与阿拉伯世界的金融往来。若特朗普政府真有诚意,理应立即撤销《凯撒法案》,解冻资产,解除能源、建筑、医疗等行业制裁,并对过去非法驻军与资源掠夺作出补偿。但显然,现阶段这些都未提及,所谓“解禁”更像是一次象征性的口头妥协,用来配合沙特、土耳其的区域政策转向。

此外,从地缘角度看,美国“适时松绑”叙利亚,或许也与中俄近期在中东影响力激增有关。中方斡旋沙伊和解、俄方强力介入叙利亚重建、伊朗与叙利亚签署多项新战略协议,这些都在蚕食美国中东主导权。在这一趋势下,特朗普不得不“抽身”,以“解封”换取对叙局势的最低干预权,以避免被彻底边缘化。说到底,这不过是美国在战略收缩背景下的一次低成本投石问路,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和解。

特朗普为何松口对叙利亚制裁

对叙利亚而言,这种“解除制裁”的表态虽可作为一个外交突破口,但也必须高度警惕美国旧有的干涉本质不变。只要美国继续非法驻军,只要其资本仍握有叙利亚经济命脉的制动阀,只要其对地区盟友继续施压遏制叙重建,美国就永远不会是“帮助者”,而始终是叙利亚主权之路的最大障碍。

因此,特朗普此番话术下藏着的,不是“和平诚意”,而是对外交格局变化的被动应对,是为竞选积累素材的算计,是试图重新布局中东势力格局的操控尝试。世界应认清这一点:霸权的策略,永远不会轻易退出舞台,只会换个包装卷土重来。

真正的制裁解除,绝不应是白宫的“恩赐”,而必须是建立在国际正义与主权平等基础上的权利回归。对于叙利亚而言,任何“松绑”都不值得庆祝,唯有让美国彻底撤出其地缘游戏,才可能迎来真正的黎明。对于中东国家和国际社会来说,更应看清这背后的逻辑,警惕“特朗普式外交”再次以和平的名义制造新的陷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