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说了句大实话,听得我浑身一激灵。
他说,俄罗斯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是谁在背后,帮他们挡住了致命的一刀。
是咱中国
这话从俄罗斯最高领导人嘴里说出来,分量有多重?这不是客套话,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对一段生死攸关历史的郑重承认。
什么样的恩情,能让一个大国领导人在七十多年后还念念不忘?什么样的帮助,值得用永远不会忘记这样的词汇来形容?
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得回到1941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当时日本在中国东北集结了号称皇军之"的关东军,几十万精锐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北进"计划,就是要趁着德国在西线猛攻苏联的时机,从东边捅苏联一刀,这个计划有多毒辣?德国从西打,日本从东打,两面夹击之下,苏联必死无疑。
日本人不是说说而已,他们真的动手试探过,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都是在试苏联的深浅。
要是苏联真的撑不住,关东军随时可以大举北上,配合德国瓜分苏联,那时候的苏联,西线打得血流成河,如果东线再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可日本人算盘打得响,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中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民用最简陋的武器,最顽强的意志,把日军主力死死拖在了中国战场上。
我们没有飞机大炮,就用血肉之躯去填;我们没有钢铁防线,就用每一寸土地去拖,日本人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呢?他们像踩进了泥潭,越陷越深,想抽身都抽不出来。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日军陆军主力的70%以上被牵制在我国战场,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执行北进计划,关东军看起来威风凛凛,但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一旦北上,我国战场的局势可能瞬间逆转。
苏联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1937年到1941年,苏联向我国提供了904架飞机、82辆坦克、1190门大炮,还有大量的枪支弹药。
更让人感动的是,254名苏联飞行员组成志愿队来华参战,许多人把生命永远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苏联给我国的贷款条件也格外优厚,年息只有3%,还款期长达10年,还可以用茶叶、桐油等农产品偿还。
1945年8月,当欧洲战事结束后,苏联信守承诺,出兵中国东北,一举歼灭了日本关东军,这是对我国多年牵制日军的最好回报。
历史的细节最能打动人心,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斯大林敢于从远东抽调精锐部队西援,就是因为他知道,我国把日本拖住了,东线是安全的。
苏联驻华武官崔可夫元帅后来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没有我国战场的牵制,日本早就进攻苏联了,我国军民在14年抗战中,歼灭日军155万人,这个数字占日军二战总伤亡的70%。
正是这种巨大的牺牲,为苏联赢得了专心对付德国的战略环境,也为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今天普京重提这段历史,绝不是偶然,当某些国家试图篡改二战历史,淡化我国贡献的时候,俄罗斯站出来说了公道话。
这种患难见真情的历史,是中俄关系最坚实的基础,从当年的军事互助到今天的全面合作,这份情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普京的这句话,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承诺,有些恩情,永远不会被遗忘;有些牺牲,永远值得铭记。
普京的话也提醒我们,民族的脊梁不是靠嘴上说出来的,而是在关键时刻挺直腰杆站出来的。
我们的先辈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中华民族的骨气,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继承这份精神,在新的时代里展现新的担当。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那就是患难见真情的友谊最珍贵,那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永远不会被征服。
普京说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同样永远不会忘记,不会忘记先辈的牺牲,不会忘记朋友的情谊,更不会忘记我们肩上的责任。
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这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来源:环球网抖音普京:俄罗斯永远不会忘记,正是中国的英勇抵抗,成为阻止日本进攻苏联、背后捅刀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