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68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很多人年轻时把喝酒当成社交方式,到了中年变成习惯,等过了六十岁,竟成了每天都离不开的一口“劲水”。有的人觉得酒量大是本事,有的人觉得喝点能活络气血,可医生看到的却不是这些“快乐表象”,而是身体被酒精一寸寸耗掉后的结果。调查数据显示,长期嗜酒者到了六十八岁后,身体出现的问题往往成串地来,让人措手不及。
酒精最先伤的是肝。肝脏是代谢酒精的主力器官,一旦喝得频繁,肝细胞就像被迫加班的工人,日夜处理乙醇,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脂肪堆积、细胞变性、炎症反复。等肝脏慢慢变硬,就是肝硬化的过程。医学统计中,重度饮酒者发生肝硬化的概率比普通人高近十倍。到了六十八岁这个阶段,本就代谢能力下降,酒精的毒性更容易在肝内停留,肝功能指标波动也更加明显。等眼白发黄、肚子胀了才停酒,大多已经难以逆转。
血管也逃不过酒精的折腾。酒精会刺激交感神经,让血压短时间上升,心率加快,血管内皮反复受损。很多人喝酒后一阵脸红心跳,以为是体质问题,其实是血管在被迫“硬撑”。长年累月这样刺激,血管变脆、动脉硬化提早来,心梗、脑梗的风险自然往上窜。有研究指出,长期每日饮酒者,在六十五岁后的心脑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不饮酒人群,差距甚至达到两倍以上。喝酒带来的并不是放松,而是让心脏负荷越来越重。
大脑也躲不过酒的消耗。酒精是一类明确的神经毒性物质,长期饮用会损害神经元,影响脑白质结构。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喝酒后记忆力下降、反应慢、做事丢三落四,就是大脑提前衰老的表现。有些人甚至出现情绪控制变差、易怒、夜里睡不稳。这不是简单的“老糊涂”,而是神经系统被酒精搅得乱套。研究显示,重度饮酒者的大脑萎缩速度比普通人快三成,同时认知功能下降更早,也更明显。
胃肠系统更是首当其冲。酒精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长期饮酒的人常常出现慢性胃炎、反酸、胀气,肠壁功能下降,营养吸收效率变差。到了六十八岁这类阶段,更容易出现消瘦、贫血、食欲下降。而吸收差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骨质变脆,钙流失加速,骨折风险飙升。免疫力也会跟着掉,常年喝酒的人动不动就感冒,恢复也慢,身体像被掏空了一层。
在笔者看来,每天喝酒不是生活方式,是慢性消耗。很多人嘴上说“没感觉”,其实身体早就在付代价。肝脏变硬、血管受损、大脑退化、胃肠功能掉线,这些变化不是某一天突然发生的,而是几十年一点点累积出来的结果。六十八岁以后,身体进入脆弱期,更撑不住酒精的攻击。能不能扛住,不看酒量,看身体到底还能不能继续被消耗。
喝酒带来的“放松”只是一时,留下的问题却实实在在。到了这个年龄,身体变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和这些年喝进去的酒量成正比。健康从来不是被酒暖出来的,而是被一点点守住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