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鹰”的细节曝光,朝鲜正在让美日韩笑不出来。
就在3月27日,朝鲜官方媒体又放出猛料,公布了朝鲜领导人视察大型长航时无人机试验的照片和视频,展示了这款被外界称为“半岛鹰”的大型无人机的更多细节。
(晨星-4大型无人机,可以看到和全球鹰高度相似的整体布局)
据报道,这款无人机的型号是晨星-4(Saetbyol-4),外形与美国RQ-4“全球鹰”无人机高度相似,尺寸可能比“全球鹰”无人机略小一些,属于大型战略无人侦察机。
该机的亮相,让外界再次对朝鲜的技术实力刮目相看。全球有能力制造如此巨大的无人机的国家可不多,已知的只有中国、美国和朝鲜三国。
要知道,美国“全球鹰”无人机的翼展达到39.9米,作为对比,波音737客机的翼展为28.9米,也就是说,“全球鹰”无人机的翼展要比波音737客机还要大得多。当然,“全球鹰”无人机的长度只有波音737长度的不到一半,这种大展弦比的布局是完全为了增大巡航里程设计的。
(晨星-4无人机高耸的头部和巨大的发动机舱)
晨星-4无人机首次被外界发现是在2023年6月初,西方商业卫星拍摄到在平壤附近一个空军基地的跑道上停放着这款大型无人机。
这款无人机并没有保密多久,就在当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70周年纪念日当晚,朝鲜首都平壤的金日成广场上举行了“战胜节”阅兵式,晨星-4无人机突然飞越广场,引起了人们的欢呼。
当时的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也在平壤出席阅兵式活动,并且参观了朝鲜武器展,在展厅中也赫然摆放着晨星-4无人机的全尺寸模型。之所以说展厅里的是模型而不是实机,是因为它缺乏实机的许多细节。
(2023年7月“半岛鹰”首次公开亮相)
晨星-4无人机最近的亮相,仍然引发了外界的许多猜测。因为外界普遍认为朝鲜并不具备制造航空喷气发动机和半导体芯片的能力,因此晨星-4无人机的许多零部件,可能都是从俄罗斯引进的,并在设计上得到了伊朗的技术支持。
伊朗曾经击落过“全球鹰”无人机,并通过打捞残骸,获得了大量的子系统实物,并且深入了解“全球鹰”的整体设计。
那么这个“半岛鹰”和“全球鹰”除了外形和尺寸高度相似外,内在是不是也完全照搬?这一点我倒是不认同,毕竟伊朗当年打捞的只是部分残骸,子系统不全,而且都残了,朝鲜要想一比一仿制也没这个条件。
再说了,这些子系统即便拿到了完整的实物,要仿制也会有极大的难度。
(晨星-4无人机应该采用了推力较大的无人机,发动机对进气量要求较高)
所以“半岛鹰”可以说是参照“全球鹰”的布局和结构,做了一个功能类似,但是部分性能缩水的大型侦察无人机。比如“半岛鹰”头部的传感器,虽然和“全球鹰”布置方式如出一辙,但细节完全不同,很显然就是朝鲜利用手头资源攒出来的代用品。
再来看无人机的几个大件。
发动机方面,美国“全球鹰”无人机使用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AE3007H涡扇发动机作为动力。晨星-4无人机的发动机舱空间巨大,足以容纳得下一台喷气式教练机的涡扇喷气发动机,从俄罗斯引进这样的发动机不是难事。
“全球鹰”无人机凭借先进的发动机和庞大的机身内部油箱,飞行时间超过30个小时,航程超过2万公里。即使晨星-4无人机的发动机不够先进,航程达不到“全球鹰”的程度,但只要能达到七八千公里的最大航程,对于朝鲜想要执行的对日韩侦察任务也足够用了。
(朝鲜官方媒体公布的“半岛鹰”最新照片)
在数据链方面,“全球鹰”无人机依赖美军的通用数据链系统和卫星数据链,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稳定的通信通道。
朝鲜发射的4颗“光明星”通信卫星都是低轨道卫星,目前不知还有几颗能工作,肯定无法为晨星-4无人机提供稳定的通信连接,因此它如果要装备卫星数据链,就只能使用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的通信卫星服务。
地面数据链通常最大覆盖范围只有二百多公里,对于执行远程侦察任务的晨星-4无人机来说,用处并不大。
在侦察设备方面,“全球鹰”无人机集成了带动目标指示功能的合成孔径雷达(SAR-MTI),以及光学和热成像仪等装备。从朝鲜最新的照片来看,晨星-4无人机似乎也有这些装备,当然制造这些装备所需要的半导体芯片,就只能靠外购。
晨星-4无人机可能给日本、韩国以及在日韩驻军的美国增加不少压力。要知道环绕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岛一周也只需飞行四五千公里,晨星-4无人机很有可能做得到。
机头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可以不受天气和光照条件的影响,随时对地面和海上目标进行成像,让朝鲜对美日韩的军事部署有更加直观地了解。
(朝鲜电视台较早公布的“半岛鹰”的试飞视频)
晨星-4无人机更是狠狠地刺激了日本和韩国,因为日韩都没有制造这种大型无人机的能力,只能花大价钱向美国买。
韩国在2014年花了6.57亿美元订购了4架RQ-4“全球鹰”无人机,在2019年开始交付;日本就更亏了,在2018年11月花了12亿美元订购了3架RQ-4“全球鹰”无人机,每架的价格高达4亿美元,妥妥的“冤大头”。
(韩国空军采购的美制“全球鹰”无人机)
不过,像“全球鹰”这样的非隐形、亚音速飞行、高价值的大型无人机,对于有良好防空能力的国家来说,基本就是活靶子,你看伊朗打它都没什么难度。
美军已经决定2027年退役所有的“全球鹰”,转而装备大型全隐形无人机,来执行高危地区的侦察任务。
朝鲜的晨星-4无人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若是在战时飞临日韩领空,恐怕没有生还的机会,所以这还是一种主要在和平时期使用的特种机,数量不需要太多,也不用过多考虑战时生存性问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