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刘娜

首发公众号 |闲时花开


5月12日,上海戏剧学院发布了2025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著名男明星黄晓明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名单上。

和黄晓明的名字一同出现的,还有男演员金世佳。

一时间舆论哗然。

讽刺男明星强凹学霸人设的,有之;嘲笑以黄晓明的打字速度,十年也写不完博士论文的,有之。

乌合之众就是这样:

只会表面冷嘲热讽,从不进行深度思辨。

恕我直言:

48岁的黄晓明选择在这个时候读博,背后真相不简单。

男明星不再追着流量奔跑,而是回到高校深造,这背后藏着一个时代的隐喻:

在各行各业都不景气的经济下行周期,一个中年人要如何穿越时代和自我的低谷,找到自我安放的锚点?

这才是黄晓明读博背后,人人都该读懂的“经济下行期的生存者密码”——

01

深耕你的一亩三分地

你已经做出成绩的行业,就是你最擅长的。

你最擅长的,就是你能力和财富的增长点,身心和修行的安放地。

不要鼓吹什么“走出舒适区”。

你此生唯一且重要的任务,就是深耕你的舒适区,构筑你个人的护城河

考博深耕演艺的黄晓明如此,在郑州开小店我哥也如此。

疫情之后,我哥所在行业很多人发现钱赚得少后,纷纷转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干别的行业。

结果,很多人除了负债累累,啥也没有干成。

我哥还在原行业,诚诚恳恳服务好老客户,老客户又介绍新客户,如此循环往复,虽然赚得没之前多,但总体还不错。

不确定的时代,一个人建立自己小确幸的路径,是保江山。

就像马斯克说的:


选择一条赛道,扎下去,比频繁切换更能触及核心。

02

开垦你自己的荒片地

黄晓明为什么要读博?

我个人认为他是在给自己留后路——万一哪天实在不想演戏了,还可以像郝蕾那样去当老师。

这两年,我在网上和现实中接触的很多人,都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之外,开垦自己的荒片地——在个人主业之外,创造自己的次级谋生门路

我大学同学,是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她还是油管博主,利用课余时间教老外普通话,开辟自己的第二战场——万一哪天自己真的失业了,副业也能救她一命。

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构筑自己的反脆弱系统——

你的退路越多,你就越不怕时代凶险和人心诡异。


“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

03

出门链接更多活人

硅谷投资人纳瓦尔有句话一针见血:


“现代人最大的幻觉,就是以为坐在家里刷手机就能认识世界。”

你以为明星大佬回学校读博,仅仅是为了镀金吗?

错,他们是回到现实中,链接更多智识和大脑、资源和人脉。

我舅家表弟,原来在北京一家公司上班,后来公司越来越不景气,他就趁周末时间,往珠三角和长三角去见老同学。

如此跑了四五趟后,他和一个正在深圳做跨境电商的高中同学恢复联系。

他放下面子,不觉得在老同学手下打工丢人,而是从基层销售做起,靠能力一步步做到销售主管。

在他北京的老同事纷纷被裁员时,他已经在深圳年薪百万。

饺子导演在《哪吒2》爆火时说: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出来。”

天天躺在沙发上刷手机,你看到的都是别人愿意让你看到的假象。

只有站起来,走出家门,走向更大的人生旷野,你才能在环境和磁场的转换中,和更多活人发生真实链接,不经意间找到人生机遇。

“多出门,真的可以改命”的真相是:

走出网络控制,信息茧房,走向线下链接,走向鲜活互动。

04

让自己成为更好的种子

看到48岁黄晓明读博的第一瞬间,我马上想到的是43岁张静初考上美国电影学院的事儿。

张静初是内娱直播考研第一人。

她为了考托福,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但她愿意通过学习,来完成从事演艺多年后个人成长的升级迭代。

谈到考研的初心时,她说:


“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一颗种子。”

这句话美且谦卑,有种回归泥土的质朴和深邃。

你如果在某个行业工作过10年以上,就很容易陷入“路径依赖”

凭经验和旧知识混日子,灵气和新知识日益匮乏,就连语言和话术都失去新鲜感。

行业停摆的垃圾时间,反而是个人扩充新知的黄金时代。

人人都在悲观中观望迷茫时,你一个猛子扎进自己热爱的河流里,知冷暖,得鱼虾。

1990年到2010年,被称为“日本失落的20年”。

20年后,日本经济复苏,那些在经济低迷期专注学习,尤其是主动学习IT的人,成了起风时勇立潮头的赢家。

经济下行周期最糟糕的,并不是收入的减少,而是人们在迷茫中因心气儿丢失而造成的认知停滞

巴菲特那句“只有当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含金量仍在上升。

05

低谷是一场谦卑教育

天天日薪“208万”时,明星们是无法放下名利心和得失心去读书的。

人很容易沉浸于外相的追逐里,弄丢自性真心。

就像我一个如今在开中医养生馆,挣细水长流钱的女朋友,之前搞房地产日进斗金时,是个中医恨。

后来行业垮了她也病倒了,靠中医重拾健康,才谦卑地说“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真是好”。

也像我们很多人朋友圈里原来做高端餐饮和奢侈品的熟人,在行业不景气后,放下架子去做快餐挣慢钱,去卖国货发小财。

钱难赚后,越来越多装逼的人终于回到地面儿上,戒掉浮躁和浮华,祛除张扬和戾气,臣服真实和平凡,成为了不浮夸的人。

这也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念:

日子越来越难,人要越活越实。

如是才不至于被傲慢和悲观吞噬,才能穿越低谷暗夜,成为时代的幸存者。

艰难的日子有什么好呢?

它以极致的洼地,让我们无限接近泥土和真相,也以照进裂缝里的光,让我们吟唱: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周二安好。

感谢你读到最后。

娜姐福利

点击领取

夏天还是拖鞋舒服啊

又好看又好穿

搭裙子搭裤子搭短裤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和作者AI制作,特此说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