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延边:美丽工坊编织“美丽产业”
17
0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
在延吉市,有这样一个“美丽工坊”,用玉米叶编出的帽子、箱包、摆件等精美实用,用毛线织出的玩偶、挂件等栩栩如生。
“美丽工坊”展示的玉米叶编制产品。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美丽工坊”展示的产品。人民网 石天蛟摄
“美丽工坊”是延边州残联牵头,州妇联、人社局、文广旅局、乡村振兴局共同打造的促进残疾妇女就业增收的公益性项目,已被评为吉林省级“美丽工坊”。
采用玉米皮编织的延边州庆吉祥物“龙龙”。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美丽工坊”的展品充满了浓厚的朝鲜族民俗特色。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走进“美丽工坊”,浓厚的朝鲜族民俗特色气息扑面而来,游客和学员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具有朝鲜族传统特色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切身感受朝鲜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非遗技艺,欣赏民俗之美的同时,“美丽工坊”也成为了广大市民和游客旅拍打卡的又一选择。
“美丽工坊”的展品充满了浓厚的朝鲜族民俗特色。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现在我们已经与20多名残疾妇女签订了产品回收协议,并辐射带动了200余名妇女实现灵活就业。”延吉市宥茗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美丽工坊”项目负责人宋春涛说。
“美丽工坊”的展品——朝鲜族传统小院。人民网 石天蛟摄
作为“美丽工坊”试点项目的承接单位,延吉市宥茗职业培训学校通过传承民族非遗工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手工制作技能人才,安置和带动残疾妇女就近、就便或居家实现就业增收。
草编帽子等展品。人民网 石天蛟摄
“学校提供培训和实训机会,与学员签订协议,回收合格的产品。‘美丽工坊’作为展示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了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玉米皮编织技艺’,也为广大游客了解延边、爱上延边提供了窗口。”宋春涛说。
“美丽工坊”内的拍照打卡地。人民网 石天蛟摄
宋春涛表示,“美丽工坊”为推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非遗+文创”跨界融合新模式,推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非遗文创产品,也推动了非遗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
美丽工坊一角。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未来,宋春涛信心满满,“要将手工编织技艺传承发扬下去,全力培育人才,积极解决就业,打造地方品牌,为家乡振兴贡献力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