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出重拳,比稀土还致命,万斯劝中国要冷静。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从下月8日开始,国产的人造钻石粒径≤50μm,必须要经过审批才能出口。   10 月 9 日,我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明确从下月 8 日起,粒径≤50μm 的国产人造钻石,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出口。很多人看到 “人造钻石” 先想到首饰,其实被管制的这些微小颗粒,早就是工业领域离不开的 “硬通货”。   它们有个更实在的名字 —— 工业金刚石,被称作 “工业牙齿”。硬度是自然界最高的,耐磨度比普通刀具强几十倍,芯片生产里的硅片切割、精密磨削,离了它根本玩不转。   更关键的是散热能力,它的热导率是硅的 20 倍,用在芯片基板上,能把 GPU 热点温度降 20 摄氏度,能耗直接少 40%,这对 AI 服务器、导弹制导系统来说都是颠覆性的提升。   全球的工业金刚石供应,几乎被中国包圆了。数据摆在那,全球 95% 的产量都来自中国。单说河南一个省,就占了全国 80% 的培育钻石产能和 90% 的工业金刚石产能,郑州的产业集群更厉害,从原材料到加工设备再到下游应用,产业链覆盖度超 70%,形成了别人拆不开的闭环。   不管是传统的高压高温生产法,还是更先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中国企业都玩得炉火纯青。中科院还搞出了 “弹性应变工程” 技术,能通过微加工改变金刚石的电子特性,这可是下一代半导体的关键技术,等于在未来芯片赛道上提前占了位置。   这张牌比稀土更让对方紧张。稀土好歹是天然矿产,美国还能想着重开本土矿山,可人造钻石靠的是技术和完整产业链堆出来的。美国之前想摆脱稀土依赖,结果本土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加工,价格从每吨 300 美元涨到 2500 美元,加了高额关税后还是比中国产的贵 40%。   人造钻石的门槛更高,想从头建产业链,没个十年八年根本起不来。美国有个叫 Akash 的公司,靠钻石冷却技术拿了 1820 万美元资助,可原料还得找中国供应商。现在部分美国芯片工厂已经因为金刚石刀具紧张,生产线都慢下来了。   更要命的是,硅基芯片快摸到性能天花板了,5G 基站、人工智能服务器这些高端设备,都需要更耐高温、抗干扰的材料,金刚石刚好是最佳选择。   美国能源部长早就承认,他们在关键材料供应上 “严重依赖其他国家”,掏出的 10 亿美元扶持资金,跟中国成熟的产业链比根本不够看。万斯急着喊话的背后,是这种依赖带来的焦虑。   毕竟过去习惯了掌握产业链话语权,现在突然发现,自己最引以为傲的芯片产业,“手术刀” 攥在别人手里。这可不是偶然,从稀土到石墨再到现在的人造钻石,中国在关键材料领域的优势正在形成梯队。   这些优势不是天上掉的,是几十年在产业链上一点点攒出来的。从实验室研发到规模化量产,从低端加工到掌握核心技术,每一步都踩得很实。下月 8 日管制生效后,全球高科技产业的供应链格局恐怕要迎来新变化。   大家觉得,这张藏了多年的 “王牌”,会让全球产业链重新洗牌吗?你身边还有哪些看似普通却藏着大能量的中国制造?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