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到来,旅游市场繁荣。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酒店客房的房价变得“捉摸不定”,这让一些消费者与商家不爽:有消费者在旅游预订平台订房时发现价格“忽高忽低”,“一查就变”,感觉被“大数据杀熟”,有时候不同平台上的同一家酒店也会“商量好似的”一起涨价;商家也觉得“亏了钱”,因为客房价格会被平台方“悄悄修改”,出现了“莫名调整”的现象。他们也对平台方的“调价助手”无可奈何。

价格信号反映供需变化。国庆春节假期是外出旅游的高峰期,价格波动本身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结果。消费者希望货比三家,找到更便宜划算、符合出游预算的酒店;商家也会根据预订量来调整价格,希望在这个黄金窗口实现盈利的最大化。在此期间,无论是消费者“捡漏”还是商家“赚了”,都是供需结构实现均衡过程中的自然现象,除非出现“强制退房之后涨价”这样有违契约精神的行为。

“调价助手”是商家入驻各大预订平台之后的产物,而各大平台本身的性质则是交易的中介:消费者透过这些网络平台了解更全的服务信息,商家也借助网络平台拓宽获客渠道。本质上,各大平台赚取的佣金收入源于其提供的中介服务,提高了交易效率。问题在于,平台方的强势,越来越呈现出“喧宾夺主”乃至“反客为主”的情形,把本应属于商家的定价权也拿走了。

新华社的报道显示,平台安装的“调价助手”会以网络爬虫抓取酒店在其他平台上的报价,一旦发现自己的挂牌价更高就“自动降价”,直至“低于其他平台”。而无论酒店在调价之后是亏是赚,平台方都会根据协议拿走佣金抽成,造成“平台方旱涝保收”的局面,商家反过来成了给平台方打工。

当然也有被自动调高的。2023年,有媒体报道,浙江一家民宿在当年国庆假期前被平台将房价从每间每晚600多元调整至2000多元。平台自动调高房价,是为了多获得佣金。但如此一来,可能导致消费者认为商家趁机宰客,损害商家的商誉,对其淡季时的收入造成影响。

酒店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大,往往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定价策略”,本来就是酒店管理学与经营学必不可少的一课,经营者也会在这方面下功夫。定价权是酒店业者自主经营权的一部分。商家有权依据自身条件,自行组织生产经营,拥有对商品与劳务的定价权,在不同平台上采取不同定价,也是商家的自主权。这项权利本来也应该交给他们,让市场的无形之手决定价格。假期旅游旺季,出游人数众多,对酒店住宿的需求高,很多酒店就指望在旺季多赚点钱,以填平淡季时的亏损,却被平台用“调价助手”悄悄调低了房价,强行“拉平价格”,定价策略落入了平台之手。

“调价助手”的问题在于,能否遵循自愿原则、遵守契约精神,将定价权交还给商家。新华社的报道中提到,有商家拿出的《“调价助手”服务开通确认书》里载明,商家是“自愿申请并需要开通‘调价助手’服务”“调价订单确认后三日内未提出书面异议视为认可”。那么,其中“自愿申请”与“书面异议”的程序性问题,就需要经得起现行法律法规的检验。如果“自愿申请”变成了“一旦入驻平台就必须申请”,如果调价过程在实质上不需要商家的认可,那就无异于剥夺了商家的定价权。

甚至,平台会强行捆绑商家,不允许顾客与酒店自行谈价交易,必须通过平台。报道中“明明人就在酒店大堂,却无法一对一谈价格”的现象就是明证。酒店负责人说,这是平台怕他们“逃佣金”。

类似的情况并不限于出行服务平台。电商、外卖等平台也曾被爆出强制商家参与促销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35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而在如今互联网化的大潮之下,各大平台已经完成了“跑马圈地”,巨大的流量使其相对商家具有明显的优势,使商家不得不屈从于“调价助手”。这是否涉嫌垄断或不正当竞争,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024年9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24条第2款也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等手段,对商品的价格、销售对象、销售区域或者销售时间进行不合理限制。

近期,各地行政部门也对这一现象做出了一些回应。2025年8月5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针对相关平台企业可能存在的实施“二选一”、利用技术手段干预商家定价等现象进行了通报,提示了违法风险;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于9月17日依法对携程进行了行政约谈,并在9月4日向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指出其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与技术手段,不合理限制了经营者的交易与交易价格。

“算法之手”不应该取代无形的市场之手,越俎代庖拿走本应属于商家的自主定价权,伤害了市场交易原则。作为中介方,平台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向商家提出价格“建议”,是否采纳,应由商家最终决定。平台为了竞争,也可以用自己的钱给用户发优惠券,而不是强制商家调价来慷他人之慨为自己牟利,以算法之手在市场上一手遮天。平台应尊重商家的自主经营权,释放他们的获客能力,把市场交还给市场,让商家与消费者各得其所。

王兢

责编 辛省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