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9月19日,曾经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姚顺宇从Anthropic公司离职,并在9月29日加入GoogleDeepMind。
而根据他自己所说的,他之所以会选择离开Anthropic公司,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家公司将中国描述为了“敌对国家”。
千亿巨头的疯狂
9月5号,AI巨头Anthropic突然扔出一份《更新对不支持地区的销售限制》声明,白纸黑字的将中国划为“敌对国家”。
直接说要全面停止给中资持股超50%的企业提供Claude服务。
不光是中国大陆的企业,连新加坡、香港的中资子公司都算在内。
而且他们的CEO达里奥・阿莫迪,早年在OpenAI当过核心研究员,还在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待过,可后来对华态度越来越激进,把反华当成了“政治正确”。
今年1月,他在个人博客写了篇万字长文,专门说中国DeepSeek-V3模型花600万美元低成本训练是“不可能的”,还称DeepSeek是“威权政府的工具”,并呼吁美国加快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到了9月17号的AI+DC峰会上,他又放话“卖芯片给中国就是赌国家未来”,还说芯片是美国对中国“仅存的优势”,必须守住,硬是把正常的技术合作扭曲。
并且他这些话也不是口头说说,而是变成了公司里针对人的政策。
Anthropic内部华裔研究员占了15%,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不少,可据报道,华裔员工申请算力,得等两周才能批下来;而同期美国同事的申请,当天就能拿到,就算量是华裔的5倍,也是轻轻松松。
而且就算算法批了下来,当华裔工程师提交代码后,审查周期比其他员工长30%。
如果去参加国际会议,得经过三重安全审批,就算是同事之间用中文聊技术,也必须再翻译成英文存档。
这种赤裸裸的政治化操作,让多位华裔研究员都感到极度不安,其中最受不了的就是姚顺宇。
当公司把“安全AI”变成“反华AI”后,他直接就拎包走人了。
但是,这姚顺宇可不是普通人,他那短短的20多年人生就已经是“开挂范本”了。
天才的硬核履历
姚顺宇小时候跟着父母从宁夏搬到上海,刚上初中时,物理还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可他仅凭感兴趣就拿下浦东新区竞赛三等奖,被格致中学以推荐生身份提前锁定。
到了高中更是把物理血脉彻底唤醒。
他高一拿下上海市物理竞赛二等奖,高二卷土重来,拿下一等奖,高三直接冲进全国决赛拿到二等奖,如此势头,让清华在他17岁的时候就伸出了橄榄枝。
本以为在清华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他会“收敛”一些,可他依旧一副“天才”做派。
当时,物理系有门博士生专属的“凝聚态物理前沿”课,这课教材是全英文的,每节课要啃3篇顶刊论文,作业全是推导公式,不少博士生都得组队讨论才能应付。
结果姚顺宇刚看到课表,就直奔找系里找老师申请选修。
老师一开始劝他“先把本科凝聚态基础课学扎实”,一听这,他就不服了,转身拿出自己全是满分的成绩,递给老师。
老师看完后心服口服,允许他去听课。
后来他参加中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清华选了10个学生参赛,他是唯一的本科生。
也就是这位本科生,成了清华在这次竞赛里唯一拿特等奖的学生。
平时他跟着导师做研究时,偶然发现了高维空间的拓扑分类一直是空白。
从那以后,他就早出晚归的捧着电脑算数据,光是推导公式的草稿纸,他就攒了三大本。
最后写成的50多页长文,补全了高维空间的拓扑分类方法,还给出了可验证的实验方案,并发在顶刊《物理评论B》上,成了“教科书”。
而且他本科期间就手握两篇《物理评论快报》论文,定义了两个新物理概念,2018年更是拿下清华本科生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
可谁能想到,这位物理界的“准大神”,博士读完后,居然跨界扎进了AI圈。
天才的决绝
2024年,姚顺宇27岁,就成了Anthropic核心研发组负责人,专门主导Claude旗舰模型的升级迭代。
在Anthropic的一年里,他牵头优化了模型的多模态任务决策模块。
还解决了长文本处理时的逻辑断层问题,最终让Claude的自主决策能力提升40%,成本压到2-3千万美元级别,性能反倒涨了20%以上,公司内部都叫他“核心发动机”。
对Anthropic而言,姚舜宇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他是公司稀缺的“物理+AI”复合型人才,在AI领域,物理学家的直觉往往能解决工程难题。
但是,Anthropic非要往火坑里跳,又是封杀中资企业,又是搞对华歧视。
姚顺宇看到这操作后彻底失望,9月19号果断递了离职,并直白的说:我强烈反对Anthropic发表的反华言论,尤其是在最近的公开声明中,中国被称为“敌对国家”,这占我离职原因的40%。
10天后,姚顺宇就空降谷歌DeepMind,负责Gemini旗舰模型的RL优化。
DeepMind的CEO主张中美AI合作,称“AI安全需美中携手”。
这与Anthropic的“民主独占”形成鲜明对比。
而姚顺宇在博客里没说的60%“隐情”,或许正是看透了Anthropic的短视。
当一家科技公司放弃开放精神,用意识形态划分阵营,就算暂时垄断技术,也终将被时代抛弃。
而中国AI用“越封越强”的现实证明: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封锁出来的,而是市场、人才与创新养出来的。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来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