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降级对待?首个高调拒绝北京阅兵的总统出现,已经通告全球
3141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韩国总统不来了。”
消息像一条冷毛巾甩在东亚外交桌上,谁都能听见那声脆响。
离北京9·3阅兵只剩十来天,李在明一句“行程撞车”,把十年前的朴槿惠高光瞬间直接翻篇。
当年朴槿惠顶着美国压力站在天安门,换来的是中韩蜜月,也埋下萨德危机的雷。
如今李在明把同样一张邀请函折成纸飞机,轻轻放走。
理由?
官方说“联合国大会撞期”“外交对等”。
翻译成人话:华盛顿那边要见面,东京那边也要握手,北京这边只好先放一放。
韩国不是第一次玩平衡木。
只是这次,木板上多了三把刀:中美拉扯、国内戒严余震、在野党身份的尴尬。
李在明还没坐上青瓦台,先把最难的题抛了出来——去,怕被骂“亲华”;不去,又怕被说“跪美”。
折中方案是派代表团。
面子给一半,里子留一半。
北京当然懂,礼宾名单上少了一个总统,多了一个“特别代表”,信号比缺席更微妙。
十年前,朴槿惠赌的是中韩经济红利;十年后,李在明赌的是韩美同盟的底线。
赌桌换了,筹码也换了,唯一不变的是韩国永远在夹缝里算分毫。
有人替中国抱不平,有人替韩国喊委屈。
其实两边都明白,这不是冷淡,是降温。
把滚烫的议题放进冷水里,等温度合适再端上桌。
阅兵的礼炮还是会响,只是少了韩国总统的掌声。
镜头扫过观礼台,空出的那把椅子不会被特写,但所有人都会记得它原本属于谁。
外交没有永远的缺席,只有时机的错位。
下次李在明真坐上总统位,再收到北京的邀请函,也许就换了一副算盘。
毕竟,半岛的风向说变就变,韩国的椅子从来都摆在两股台风之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