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圈半年报炸锅!新华狂赚148亿,凭啥甩平安太保几条街?

2025年保险圈的半年报一出来,不少人看懵了:同样是收保费做投资,五大上市险企的日子却天差地别。

新华保险以147.99亿元净利润、33.5%的同比增速一骑绝尘,把同行远远甩在身后;反观有的险企,还在为投资收益波动发愁。

保险圈半年报炸锅!新华狂赚148亿,凭啥甩平安太保几条街?

1、

这事儿说透了其实不复杂,现在的保险行业早就不是“卖得多赚得多”的时代了,权益市场的布局能力成了真正的胜负手。

谁能在股市里踩准节奏、选对标的,谁就能把业绩做得漂亮;谁要是还守着老一套的投资逻辑,只能眼睁睁被拉开差距。

而新华保险,就是今年把这手“胜负手”玩得最明白的玩家。

肯定有人疑惑:保险公司不就是卖保险的吗?怎么业绩好坏反倒要看“炒股”水平?这得从保险的商业模式说起。

保险公司的钱分两块来:一块是卖保险收的保费,叫“承保利润”;另一块是拿保费去投资赚的钱,叫“投资收益”。

以前利率高的时候,把钱存银行、买国债就能稳赚,投资端不用费太大劲,只要保费卖得多,利润就差不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利率一降再降,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收益根本覆盖不了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毕竟几十年后要给客户赔钱、发养老金,这些钱必须得通过投资增值。

这时候,权益资产(股票、基金这些)就成了“香饽饽”,因为它能提供比固定收益更高的回报,是决定投资收益上限的关键。

简单说,现在的保险行业已经从“承保驱动”变成了“投资驱动”,2025年上半年A股回暖,正好给了险企秀肌肉的机会。

保险圈半年报炸锅!新华狂赚148亿,凭啥甩平安太保几条街?

2、

新华保险能跑赢,核心就是踩对了这波权益市场的行情,投资收益直接爆了——上半年投资收益187.63亿元,同比暴涨1842.3%,这增速放在整个行业都是独一份的。

光说领跑不够直观,拿数据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新华保险的投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硬指标”上。

首先是收益规模和增速双爆炸,上半年187.63亿元的投资收益,看似绝对值不是行业最高,但1842.3%的同比增速直接断层第一。

保险圈半年报炸锅!新华狂赚148亿,凭啥甩平安太保几条街?

要知道这不是小打小闹的增长,而是基于1.71万亿元投资规模的“大象起舞”——总投资收益452.88亿元,同比增长43.3%,年化总投资收益率更是达到5.9%。

这个收益率有多能打?对比一下就清楚:中国人寿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3.29%,平安3.1%,太保才2.3%,都被新华保险甩开了一大截。

更关键的是,这个收益不是“虚的”,净投资收益(主要是股息、利息这些稳定收入)有234.6亿元,同比增长9.2%,说明收益的“安全垫”很扎实。

其次是资产配置有章法,不是瞎买股票就能赚,新华保险的持仓逻辑很清晰:60%以上是高股息蓝筹股,比如股息率5.32%的杭州银行、客流量恢复到疫情前120%的京沪高铁,还有国药股份这些低估值标的;剩下40%配成长型资产,像新能源、生物医药基金,用来博收益弹性。

这种“防御+进攻”的组合太关键了。

高股息股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平均收益率5.2%,比3%左右的负债成本高一大截,利差保护足足有1.77倍;成长股则能在行情好的时候拉一波收益,两者结合既稳又有冲劲。

保险圈半年报炸锅!新华狂赚148亿,凭啥甩平安太保几条街?

3、

最后是真金白银的分红,赚了钱敢分红,才说明业绩是“实的”。

新华保险继2024年首次中期分红后,今年上半年再抛分红方案,每股派0.67元,总共分了20.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14.1%。虽然总额不如平安、国寿,但结合净利润规模看,这个比例足够有诚意,也给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

同样是做权益投资,为啥新华保险能做得这么好?不是靠运气,而是一套“稳准狠”的策略。

保险行业最怕的就是“利差损”——投资收益跟不上负债成本,时间一长就会出大问题。

新华保险的应对思路是“资产负债联动”:先算清楚未来要赔多少钱、需要多少收益,再反过来定投资策略,确保资产的期限、收益能和负债匹配。

比如知道未来十年有大量养老金要支付,就不会去投那些短期暴涨暴跌的题材股,而是选高股息、长周期的资产;知道负债成本在3%左右,就会确保高股息资产的收益率至少要到5%以上,留出安全边际。

这种“以终为始”的思路,比单纯追求短期收益的投机玩法靠谱多了。

保险圈半年报炸锅!新华狂赚148亿,凭啥甩平安太保几条街?

4、

新华保险的领跑,其实给整个保险行业提了个醒:在低利率时代,权益投资能力已经成了“生死线”。

看看行业现状就知道,那些还在依赖固定收益、不敢布局权益市场的险企,日子越来越难。

利率下行压得固定收益收益不断走低,保费增长又遇到瓶颈,净利润自然上不去。而像新华保险这样早布局、会布局的,已经靠权益市场拉开了差距。

但这事儿也不是谁都能学。权益投资看着赚钱,背后需要硬核能力:得有精准判断市场的研究团队,得有“防御+进攻”的配置体系,还得有和负债端联动的长期思维。

杨玉成2023年底掌舵后,新华保险花了两年时间搭建这套体系,从2023年1.8%的总投资收益率,一路干到2025年的5.9%,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以后看险企值不值得投,不能只看保费规模了,得重点盯三个指标:总投资收益率能不能稳定在5%以上,高股息资产占比高不高,有没有布局成长赛道的能力。

保险圈半年报炸锅!新华狂赚148亿,凭啥甩平安太保几条街?

5、

说到底,新华保险的领跑不是靠运气,而是踩对了行业转型的节奏,保险行业已经从“规模竞赛”进入“质量比拼”,而权益市场就是这场比拼的核心赛场。

从筑牢高股息底仓,到精准布局成长赛道,再到资产负债联动的长期思维,新华保险的每一步都踩在了点子上。

这也解释了为啥在行业普遍承压的情况下,它能跑出33.5%的净利增速——别人还在犹豫的时候,它已经把权益投资变成了“核心竞争力”。

保险圈半年报炸锅!新华狂赚148亿,凭啥甩平安太保几条街?

接下来的保险圈,比拼只会更激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谁能把权益市场这张“牌”打好,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而新华保险的故事,已经给所有险企指了条明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