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
芯片圈炸锅了。美国在运往中国的AI芯片货箱里装追踪器,连包装缝隙都不放过。
万万没想到,拍胸脯保证没后门的H20芯片,转头就被网信办约谈要求交底。
其实,如果平时关注点新闻,最近芯片安全的风头确实挺猛。美国那边对出口我国的AI芯片一直卡得死,什么能卖、什么不能卖,条条框框特别多。
像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H20芯片,本来就是在一堆限制下专门给咱们市场做的,性能、能效都砍了一大截。
美国管得严,企业也只好配合,但没想到还是在运输、组装环节被曝出加装了追踪器。这个消息一被路透社、彭博社这些大媒体爆出来,马上引发了行业大震动。
芯片圈其实早就知道安全风险一直在那摆着,但这么直白、这么大规模地被媒体实锤,还是头一回。
美国政府加装追踪器这事,国内外主流媒体都有权威报道,绝不是小道消息。
我国相关部门反应也很快,马上就要求所有进口AI芯片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检测,不光看芯片本身,还要全流程、全配套地查。
各大实验室、检测机构都动了起来,力保每块芯片都查得明明白白。
说到底,这件事让大家真正意识到,安全才是买芯片时最绕不开的话题。以前很多企业也好、机构也罢,买AI芯片的时候总想着性能和效率,觉得国外大牌芯片用着顺手。
但这次一出事,什么算力、什么能效,统统要往后放一放,首要就是安全。没有安全保障,再高的性能也不敢用。
现在国内好多单位都在自查手里的进口芯片,供应商也被要求出具详细安全报告。大家都明白,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损失可不是一点半点。
这次风波也让国产芯片的价值彻底被重新认识。虽然国产AI芯片和国外顶级产品比起来,在算力上还有差距,但只要安全、可控、用得放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选国产。
像华为昇腾这些芯片,全流程自主可控,技术命脉攥在自己手里。
相比之下,买那些又慢又费电还存在安全风险的“特供”芯片,意义真的不大。只要能满足关键场景需求,国产芯片哪怕慢一点,用户也更愿意用。
其实,这场芯片安全风暴背后反映的,是全球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本质。美国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管控和限制,从来都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国家安全、核心利益的较量。
我国作为全球AI产业的重要力量,信息安全绝不能有任何松懈和漏洞。无论是官方监管,还是企业自查,都在一点点夯实安全底线。可以说,芯片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产业新阶段里的头号命题。
现在的企业和用户,判断芯片该不该用,早已不是只看参数、价格。安全、合规、可控,成了最基本的门槛。
像这次H20芯片事件之后,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很长时间里,进口芯片都必须经过更严格的检测程序,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要留下清晰的记录。
只要涉及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哪怕是一块小小的芯片,也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样做虽然流程更复杂、成本更高,但大家都知道,这一步绝不能省。
参考:中国已要求本土企业避免使用英伟达H20芯片?外交部回应——财联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