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在大义的高度上,满足了特朗普想谈的愿望。
周三一大早,中国外交部宣布,应瑞士政府邀请,中方高层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访瑞期间,中方将与美方谈判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访瑞期间,中方将与美方谈判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美方牵头人是贝森特,完全在意料之中。目前美国的贸易谈判模式很清晰:重要的贸易伙伴就派贝森特,次一级的贸易伙伴就派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代表格里尔。
这次会谈的地点定在瑞士。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瑞士是中立国,而且跟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都不错。
俄乌冲突爆发后,瑞士因为支持乌克兰而被一些人质疑“不再是中立国”,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国际上的中立国地位。拜登总统任内唯一一次与普京会面,地点就是在瑞士(2021年6月)。
【应瑞士政府邀请,中方高层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
另一方面,在此次关税战中,瑞士也面临高达31%的“对等关税”。
中方在提出“各国共同应对美国关税”的倡议后,瑞士的态度也非常积极。上个月底,瑞士外长访华,并在访华期间表示:“瑞士面临的关税,也是很多国家同样面临的,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联盟。”
言归正传。外交部宣布后,商务部也确认了会谈的消息,并在回答记者问时指出:
“美方高层近期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就关税等问题与中方谈起来。中方对美方信息进行了认真评估。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
这里的逻辑很清晰:首先是美方通过公开喊话和私下传递消息的方式,主动请求与中方就关税进行谈判——是美国先要求谈的,这点很重要。
【目前美国的贸易谈判模式很清晰:重要的贸易伙伴就派贝森特】
其次,中方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谈判不仅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更是出于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遭重创的是全球经济。
“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的呼吁”,排在第一的是“全球期待”,然后是中方利益,最后才是美国业界和消费者。
中方的师出有名,可以说做到了极致。
商务部强调,如果美国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拿出谈的诚意,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图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答应。
【商务部强调,如果美国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拿出谈的诚意】
中方的意思很简单:要谈就好好谈,如果特朗普拿不出什么有实质性意义的让步,甚至还想得寸进尺,那么中方随时可以不谈。
关于这点,可以参照最近美国和日本的谈判。
本周一,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在最近的谈判中,不仅拒绝了日本提出的10%“最低基准关税”的豁免,还拒绝了针对汽车等特定产业的关税豁免。
知情人士表示,美国财长贝森特上周在华盛顿会见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良圣时表示,根据目前日方提出的条件,美国仅打算削减14%的“对等关税”:即24%的“对等关税”减去10%的“最低基准关税”。
而日本的目标是消除所有关税,包括24%的“对等关税”,25%的汽车关税和25%的钢铝产品关税——尤其是25%的汽车关税。
汽车是日本的核心产业,也是日本对美出口的大头。有报告指出,如果25%的汽车关税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整个日本经济陷入停滞。
【汽车是日本的核心产业,也是日本对美出口的大头】
日本谈判代表结束在华盛顿的谈判后,返回东京向日本首相石破茂进行汇报。石破茂在听取报告后表示:“日本与美国的立场仍存在巨大差距,尚未达成共识。”
从美国和日本的谈判中,或许可以一窥未来中美谈判的一角。特朗普现在的态度很明显:针对全球所有国家的10%“最低基准关税”不会取消,超过10%以上的“对等关税”部分可以谈,但需要对方让步,做出投资美国的承诺。此外,特朗普也不太想取消针对特定产品的关税。
与日本不同,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对等关税”,有很大一部分是超过10%“最低基准关税”的,所以客观来讲谈判的空间很大。不过关键在于,中方不会像日本那样处处让步,承诺各种对美投资,双方谈判的模式会很不一样。
从目前来看,由于双方之间分歧太大,中美之间的第一次谈判很可能就是“交换意见”:中方将条件清单列出来,美国也把自己的条件列出来,双方回去后向上汇报,再决定接下来的行动和谈判要价。
中美之间关税谈判,大概率会是一场“持久战”:朝鲜战争打了三年半,中间就谈了两年多,这一次,要有同样的准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