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若静)昨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听取审议关于2024年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一年来,市人大代表勤勉尽责,共提出建议967件。其中,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939件,闭会期间提出28件,所提建议均已依法按期办理并答复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各承办系统坚持代表建议工作与推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与推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有机结合,通过办好代表建议,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助力重要法规出台,推动重大改革落地。

报告指出,在代表提出的967件建议中,内容涉及城乡建设的350件,占建议总数的36.2%;涉及社会发展的302件,占建议总数的31.2%;涉及财政经济的227件,占建议总数的23.5%;涉及法治建设的53件,占建议总数的5.5%;涉及行政管理的25件,占建议总数的2.6%;涉及宗教党派团体的10件,占建议总数的1%。

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代表建议内容和承办单位职能,将967件建议分别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办理。其中,交市人大常委会机关4件,市人民政府880件,市高级人民法院19件,市人民检察院10件,本市其他机关和组织38件。另外,还有16件涉及中央单位职权的建议,交有关单位研究参考。报告指出,截至目前,所提建议均依法按期办理并答复代表。其中,吸纳代表建议,相关工作取得进展或列入工作计划的775件,占比80.1%;对加强和改进工作具有参考价值,拟在工作中研究参考,以及因法律、政策规定或者目前条件不具备确实无法解决,向代表说明解释的192件,占比19.9%。

建议办理答复后,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向所有建议主提代表征求了对建议办理工作的意见。报告指出,没有代表反馈不同意,部分代表围绕进一步推动建议办理成果落实提出相关建议。总的来看,代表对今年建议办理工作是比较满意的。

通过办好代表建议,进一步推动了中央市委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例如,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等部门结合办理关于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发展方面的建议,印发《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促进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市政府外办、市商务局等部门结合办理关于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方面的建议,积极推动国际交往中心相关立法工作,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实施方案》,不断提升外籍人员在京便利度;市文旅局等部门结合办理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建议,出台《北京市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化商文旅体活动审批流程,举办丰富的文化体育旅游活动,有效带动消费增长。

通过代表建议办理,更是推动解决了不少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例如,市民政局、市卫健委等部门结合办理关于加强养老托育服务方面的建议,研究制定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配套政策,畅通养老服务机构与综合医院“老老人”紧急救治、快速转诊绿色通道;发布本市托育服务供需热力图,引导公办园、普惠园、社会力量、社区、用人单位等开展托育服务。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结合办理关于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分配方面的建议,新增优质中小学学位3.9万个,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市医保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结合办理关于医保管理方面的建议,认真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对本市医保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情况的专题询问,深入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实现167家医疗机构支持医保移动支付,489家定点零售药店支持个人医保账户非处方线上购药。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