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中印关系突破口究竟在何处
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印度外长5年以来首次访华,难道仅仅是因为有两件事,有求于中国?印度想让中方松口,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满足。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最近走访新加坡和中国,这可是他五年来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消息一出,立马引起了国际政坛的轰动。这次访问可不仅仅是喝喝茶、握握手那么简单,而是充满了玄机。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
鉴于新加坡和印度的关系,新加坡成为苏杰生这趟外交之旅的第一站无可厚非。两国之间的定期交流惯例,让此次会面显得轻松又愉快。表面上看,这一谈话无非是加强双边关系,但实际上,它牵动着更大的国际棋局。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金融枢纽和战略要地,其对中印关系的立场也间接影响着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当苏杰生来到中国时,这一刻显得尤为重要。毕竟,这是五年来印度外长的首次访华,高调得让人无法忽略。上次两国高层面对面还是在去年的金砖峰会上,所以此次访问无疑在透露一个信号:中印关系有望实现质的飞跃。
稀土问题和恢复中印直飞航班,是苏杰生此行的重点。其中稀土问题对印度而言,更是重中之重。中国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而这一关键资源几乎“掌控”了现代科技的命脉。没有稀土,连特斯拉的电动车都无法正常运转。
(印度汽车业)
再看看印度方面,莫迪政府和汽车行业几乎是“一筹莫展”。印度的汽车厂家如坐针毡,因为如果中国继续限制稀土出口,很多企业8月份就可能被迫停工。为了避免这场“供应末日”,苏杰生此次访华的肩头责任重如泰山。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印度自身的稀土资源。别看印度现在是个“稀土小白”,其实它的潜力一点不输任何国家。以6900万吨探明储量位居世界第三,未来可期。但要自给自足,还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而印度政府已计划投资250亿卢比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时间内,还是不得不和中国寻求“合作”。
(稀土)
然而,稀土并不是苏杰生访华的唯一问题,他想让中方松口,有一个前提必须改正。印度在中方主导的重要国际组织,如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中,表现得不太积极。像今年4月的金砖峰会,印度由于与美国关系较密切,没有跟进谴责美国的关税政策,导致原定的联合声明胎死腹中。
而6月的上合峰会,印度又拒绝谴责以色列,还在中方主持的防长会议上拒绝发表联合宣言。这频繁的“不合群”行为,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些分析认为,印度这是想通过“唱反调”来展示自己的独立性,争取更多的国际筹码。不过此举也意味着风险:这不仅可能引发其他成员国的不满,还可能妨碍印度本身的外交空间拓展。
中印关系的突破口究竟在何处?答案似乎在于印度自身。莫迪政府的执政风格,及其国内的政治环境决定了其外交政策的变化性。尽管中美关系的变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印度的立场,但印度在中美印三角关系中所占的分量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印度总理莫迪)
当然,也不要完全低估印度的影响力。印度市场的庞大潜力以及其在区域内的战略位置,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寻求与中国的和解过程中,印度可利用这些优势促进双方合作。
总结来看,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的中国之行,不仅是一次外交之旅,更是一场战略博弈。在稀土供应问题上,印度迫切需要中国的合作,而在国际组织中的表现问题上,则需要重新审视其外交策略。
中印关系能否进一步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度如何调整其对外政策。印度想要的不仅仅是稀土的稳定供应,更是国际舞台上的一席之地。如何在这两个目标之间找到平衡,恐怕既是对印度的一大考验,也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一次机遇。未来几个月将会是观察中印关系走向的关键时点,国际社会可以拭目以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