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红海风向观点

俄伊签署全面战略伙伴条约,专家强调:旨在共同抵御西方施压

马尔戈耶夫强调,新的伙伴关系框架强化了双边关系,但并不构成军事同盟。

德黑兰——俄罗斯著名的伊朗问题与核不扩散专家、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MGIMO)研究员阿德兰·马尔戈耶夫,在接受《德黑兰时报》独家专访时,就莫斯科反对在联合国层面针对伊朗“快速恢复”制裁的立场,以及德黑兰与莫斯科新近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深远意义,进行了深度解读。

马尔戈耶夫强调,从俄罗斯的视角来看,西方国家任何恢复对伊朗制裁的企图都“既不合法,也不正当”。他指出,华盛顿单方面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伊朗核协议)以及欧洲方面未能履行其承诺,已使得此类行动失去了任何法理依据。他强调,莫斯科的立场不仅基于核不扩散的法律原则,更源于其与德黑兰已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该伙伴关系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共同抵御来自西方的单边施压。

在谈及新签署的条约时,这位俄罗斯分析家称其为更新伊俄关系法律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同时明确澄清,该条约并非一份互防协定,而是一个旨在促进全面合作的、更具灵活性的框架。他认为,在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这份协议将显著增强伊朗的外交影响力,因为该地区的国家正日益寻求与全球各大国保持一种更为平衡的关系。

以下为访谈全文:

问:您如何评估近期在联合国层面触发针对伊朗的制裁恢复机制,其背后的法律和外交依据何在?

答:从俄罗斯的立场来看,任何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制裁的努力,都既不合法,也不正当。“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本是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西方参与方所设计的一套保险机制,旨在使其在伊朗一旦违反协议条款时,仍保有施加压力的手段。然而,讽刺的是,该机制并未设立任何对等的保障措施,以确保西方国家自身能够履行协议义务。当美国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之后,欧洲三国(英、法、德)也未能兑现协议所承诺的经济利益,因此,它们已无权启动恢复制裁的机制。正因如此,俄罗斯驳斥了西方关于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的制裁已经恢复的说法。西方外交官心知肚明此举有失公允,只是不愿错失向伊朗施加额外压力的机会。

问:俄罗斯反对快速恢复制裁的立场,在多大程度上与其在伊朗及中东地区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利益相关?

答:俄罗斯对恢复制裁机制的立场,基于三个层面的考量,以下按无先后顺序列举,三者同等重要:

其一,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保存国及核不扩散机制的担保方,莫斯科致力于通过平衡、公正且具有法律依据的外交手段,来确保核不扩散。军事打击、武力威胁、单边制裁以及任意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制裁的行为,均与该目标背道而驰,只会刺激相关国家发展核武器。

其二,伊朗是俄罗斯的战略伙伴,莫斯科致力于保护德黑兰免受来自西方的不公正施压。在抵御西方压力方面,俄伊两国可谓同舟共济。

第三,欧洲三国企图对伊朗重新实施的联合国安理会制裁,主要涉及核合作与军事合作领域。而这两个方面,对俄伊双边关系至关重要。只要伊朗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俄罗斯方面就认为没有任何理由限制与伊朗的合作。

问:从您的视角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将如何改变欧亚地区的战略格局,特别是在伊朗与俄罗斯的关系中?

答:该条约的重要性既不应被低估,也不应被高估。其核心任务,在于更新俄伊两国合作的法律基础,并正式承认自2001年签署前一份条约以来,双方关系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新条约赋予了双方新的地位,并更广泛地涵盖了潜在的合作领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条约并未包含互防条款:即若有第三方对其中一方发动军事侵略,俄伊两国均无义务介入军事冲突,但双方必须避免援助侵略者,并可根据自身能力,考虑向战略伙伴提供军事援助的途径。因此,在讨论欧亚战略平衡时,切勿将基于互防义务的军事同盟,与那种将军事合作视为一种选项而非义务的战略伙伴关系相混淆。莫斯科与德黑兰达成的正是后者,这符合两国对双边合作的偏好与愿景。

俄伊签署全面战略伙伴条约,专家强调:旨在共同抵御西方施压

问:这份协议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伊朗在面对西方大国时的外交筹码,尤其是在其面临制裁和国际压力之时?

尽管伊朗国内一直有声音主张在东西方之间寻求平衡,但西方自身未能为伊朗提供一条基于相互尊重与互谅互让的、可信且可行的合作路径,这反而损害了伊朗实现其理想政策的可能性。西方领导人支持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发动战争,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持续施压,他们要求德黑兰放弃的,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赋予一个主权国家的、发展铀浓缩计划的天然权利,更遑论伊朗在外交和国防政策上的其他方面。与奥巴马政府及其欧洲伙伴曾经展现出的、愿意考虑伊朗利益和关切的姿态不同,如今我们已看不到西方有与伊朗进行真正外交的意愿。他们没有给伊朗留下既能保护国家利益、又能保持尊严的合作选择。

问:您认为这份协议会鼓励该地区的其他行为体去寻求类似的战略伙伴关系吗?

答:纵观西亚及其周边国家,地区国家与美、中、俄三大强国之间的战略合作协议,正呈现出一种交叠的态势。近期沙特阿拉伯与巴基斯坦达成的战略协议便是明证。这正是多极化格局在该地区徐徐展开的图景:排他性的冷战式同盟,正在被多向度的战略外交所取代,沙特、阿联酋以及土耳其(尽管其身为北约成员国)等国,已经成功地从这种转变中获益。

俄伊签署全面战略伙伴条约,专家强调:旨在共同抵御西方施压


作者:萨哈尔·达乔 (SAHAR DAJOH)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