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处于封建社会,男子行冠礼,女子及笄后将谈婚论嫁,且古代婚姻必须严格遵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正如《礼记·曲礼》所说:“男女无媒不交”;“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这样一来,婚姻就变成了传宗接代的工具,毫无感情可言,但是古人并非我们想的那样死板迂腐,在封建婚姻制度的背景下,他们发明了许多另辟蹊径的婚嫁方式,比如比武招亲、绣球招亲等,而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就是通过对对联招亲。 据说在明朝末年,天下局势处于一片动荡之中,战乱纷纷,许多人因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而王氏就是其中的一员,她的丈夫几年前不幸死于战乱,因此正值花样年华的她就成了一名寡妇,只能勉强靠着丈夫留下的微薄积蓄度日,她走投无路不得已回娘家,为以后再做打算。 话说,王氏是镇上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尽管古代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荣,女性教育事业相对比较低迷,但明朝一些贵族女性已经开始接受教育。 而王氏在父亲的教育熏陶下,从小便熟读《女诫》、《诗经》等书籍,对于其中的一些观点,也有自己的见解看法。 而且王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还很擅长吟诗作对,虽然深居闺阁之中,但经常与丫鬟对对子解闷,她是镇上远近闻名的才女。 明朝妇女的婚姻自由度相对比较高,王氏丈夫战死后,家中没有了劳动力,但生活还得继续。

因此王氏在父母的劝慰下准备改嫁,为以后的生活做进一步的打算。 尽管王氏是一名寡妇,但她美貌动人,富有才情,方圆百里前来求婚的人依旧数不胜数,几乎要把门槛踏破。 而王氏也不想将自己的幸福随意决定,但是,要怎么样才能寻得良夫呢? 思索数日后,她当即决定以对对联的形式招亲。这不仅能检验对方的学识,还能考验对方是否具有才情。 她出了上联:问东南西北,相逢何处?便等着有缘之人能对出下联。 王氏对对联招亲的消息在镇上不胫而走,大家纷纷赶来参与这次招亲,对对联的人络绎不绝,但大多是平庸之辈,对联内容空泛,毫无新意。 在等待良夫出现的这几日,王氏心中颇不平静,她也对这个有缘之人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但接连几天都没有看到满意的对联。 就当她开始失望,准备随便挑一个还不错的人草草成亲时,第三日从人群中悠悠的走来一名乞丐。 只见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原本王氏是看不起他的,心想:一个乞丐能有什么才华。 只见他从容地对出下联:求春夏秋冬,共剪西窗。

话毕,便响起阵阵掌声喝彩,这其中有赞赏他对联的,也不乏看热闹的,他们心想王氏一个千金小姐竟然要嫁给乞丐了! 而王氏并非言而无信之人,她很欣赏这名乞丐的才华,反倒为刚刚自己轻视他感到羞愧难当。 此下联工整对仗、意境深远,而且借机表达了二人共同的愿景,于是她当日便决定下嫁于他。 没想到洗漱打扮一番后,乞丐竟摇身一变为翩翩公子。原来乞丐名叫周生,是一名邻县的秀才,因战乱逃荒至此,才落得这副模样,王氏欣喜万分,这正是自己心仪的夫婿。 自此,两位才子佳人琴瑟和鸣,过上了对联里的幸福生活,成就了一段佳话。 参考来源: 张萱.西园闻见录【M].台北:明文书局,1991.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中华书局,1983.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