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印度宣布了
9月4日,印度刚给中国电梯导轨开了一张大罚单,从8月27日起,所有中国造的T型电梯导轨和配重导轨,只要卖到印度,就要再交24%到52%的保护费,而且一口气收五年。
印度这次盯得特别准,海关编码 84313100 等四条线全被盯上了,唯独冷拔导轨、大宽轨这些不太常用的型号没受影响,明摆着就是专门针对中国主力产品来的。
说实在的,这招够狠的,可他们不想想,2023 年印度进口的电梯导轨里,73.2% 都是从中国买的,差不多每 10 部电梯里就有 7 部用的是中国导轨。这么高的依赖度,突然加这么重的税,最后坑的还不是自己人?
这事的由头是印度一家叫 Savera 的本土企业提的申请,说中国产品卖得太便宜,影响他们生意了。可老百姓心里有数,中国产品质量好、价格公道才受欢迎,这不是很正常的市场竞争吗?
印度这几年搞 "印度制造",总想用关税把外国产品挡在门外,可哪有这么容易的事?2023 年他们就对中国发起了 22 起贸易救济调查,是全世界最多的,这哪是搞发展,分明是怕竞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伏产业,前几年印度对中国光伏组件加征 40% 的关税,想着保护本土企业。结果呢?本土企业没起来,反而因为原材料太贵,印度光伏电价涨了不少,最后不得不偷偷降低关税。
现在又来折腾电梯导轨,难道忘了之前的教训?印度电梯市场里,93.7% 都是小服务商,他们哪扛得住原材料涨价?最后还不是把成本转嫁到老百姓头上,以后印度人装电梯、修电梯都得花更多钱。
可能有人觉得,加税对中国企业打击肯定很大。确实,2023 年咱们对印度出口了 1.74 亿美元的电梯导轨,印度是咱们第二大出口市场。
但要说伤筋动骨还不至于,毕竟这部分出口只占咱们总出口额的 6.9%。中国企业这些年见多了这种贸易壁垒,早就有办法应对。就像光伏企业那样,要么去当地设厂,要么转做高端产品,总有出路。
印度想靠关税保护本土产业,可他们的企业真能接得住吗?印度本土电梯企业大多是小打小闹,像样的整机制造商没几家。
国际大品牌比如通力、奥的斯虽然在印度有工厂,但核心部件还是得进口。现在突然要把占七成的中国导轨换掉,本土企业产能根本跟不上,到时候要么电梯涨价,要么就得用质量没保障的产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起来印度也是奇怪,一边想发展基建、盖高楼,一边又在关键零部件上设障碍。电梯导轨这东西看着简单,其实对钢材质量、加工精度要求特别高,中国产品能占全球大半市场,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印度本土企业短期内根本赶不上,这时候加税,不是给自己的城市化添堵吗?
这些年印度对中国产品加税的事可不少,从光伏到钢材,再到现在的电梯导轨,2023 年就发起了 22 起反倾销调查,平均半个月就来一次。
可这么做真能保护本土产业吗?看看光伏产业的结果就知道,印度自己的光伏产能没上去,反而因为组件太贵,新能源发展都慢了半拍,最后不得不偷偷降税。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不知道他们怎么就做不腻。
中国企业也不是好欺负的。你加税,咱们就转做豁免的冷拔导轨、大宽轨;你限制零部件,咱们就出口整套电梯;实在不行,咱们还有东南亚、南美这些大市场。
这些年中国制造业早就练就了抗压能力,不会因为印度这一招就垮掉。反倒是印度的房地产商、电梯安装商,接下来要头疼了,要么花高价买本地劣质产品,要么就得接受电梯涨价,最后都得老百姓买单。
其实贸易这事儿就像做买卖,你好我好大家才能长久。印度总想着靠关税占便宜,可市场规律不是靠行政命令能改变的。中国导轨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性价比高,能帮印度降低建设成本。
现在人为抬高价格,短期内可能让本土企业赚点钱,但长期看会拖慢整个国家的发展节奏,损害的是印度自己的竞争力。
咱们普通老百姓可能不关心什么关税政策,但电梯涨价、房价上涨这些事肯定能感受到。印度这次加税,表面上是针对中国企业,实际上是给本国老百姓添负担。
希望他们能早点明白,真正的发展靠的是公平竞争,不是关起门来搞保护。中国企业不怕竞争,也欢迎竞争,但这种不讲道理的 "保护费",我们肯定不接受。
说到底,做生意得讲规矩,搞贸易得凭实力。印度要是真有本事,就踏踏实实提升本土产业水平,用质量和价格赢过中国产品,这才是真本事。
靠加税搞垄断,既不光彩,也长久不了。最后提醒印度一句,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到时候电梯没装好,老百姓怨声载道,可就不好收场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