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日前以523票赞成、75票反对和14票弃权的悬殊结果,通过了一项针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决议,整整相差了448票。所谓的“谴责”无非是旧调重弹:指责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理“不合理”“垄断全球资源”,要求进一步放宽出口数量,满足欧洲巨大的工业需求。相差448票,欧议会表决通过,中国稀土出口量扩大,买家准备囤货

相差448票,欧议会表决通过,中国稀土出口量扩大,买家准备囤货

表面上看,这似乎体现了欧盟对中国的不满;实际上,却暴露出其在稀土等关键原材料问题上的深深依赖,这种微妙且复杂的关系正影响着产业和贸易格局。

欧洲方面不断渲染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建立自身供应链安全,但与此同时,对于能否保障稀土等战略物资充足供应又忧心忡忡。

上有政治诉求,下有现实需求,其真实诉求无非是想让中国继续大规模出口稀土。从数据来看,欧洲这些年一直是中国稀土的重要买家。即使舆论层面不断施压,中国依然是他们难以绕开的合作对象。有人说这本质上就是“嘴上不依赖,行动还得靠”;可见,中欧之间在这个领域再多博弈,最后还得回归贸易实际。

相差448票,欧议会表决通过,中国稀土出口量扩大,买家准备囤货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中美经贸关系出现缓和,直接带动包括稀土在内的中国高端原材料对外出口大幅提升。刚刚公布的6月统计显示,中国稀土出口达7742吨,同比上涨60%,创下2009年以来新高。整体出口同比也实现增长5.8%,贸易顺差达到1147.7亿美元。这些亮眼数字背后,是国际买家们主动加大采购力度,为未来可能的不确定风险做准备。

大家担心全球范围的“去中国化”尚未真正落地,万一供应链波动,手里没点稀土就很难安心。种种迹象显示,抢购囤货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短期内难以逆转。

相差448票,欧议会表决通过,中国稀土出口量扩大,买家准备囤货

市场层面出现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这几年贸易摩擦和技术限制层出不穷。各国都已充分认识到资源战略安全的重要性,唯有掌控足够库存,才能避免受制于人。倒不是说中国此前的出口约束过于强硬,而是国际环境更多变数使企业、机构养成了“未雨绸缪”的习惯。这真切反映了全球产业链的焦虑,也为中国稀土出口带来一波突发的新热潮。

对于中国而言,长期坚持公开透明原则,稀土出口管理既符合WTO规则,又保护了国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往外界有关“中国稀土 ”基本站不住脚。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保障全球大部分稀土供应,欧美日等地区的高精尖制造业离不开中国的资源和产品,而中国在定价、产能、市场分配上话语权稳固。这份稳定并非只有威慑,更蕴藏着产业链共赢的可能。

相差448票,欧议会表决通过,中国稀土出口量扩大,买家准备囤货

回看欧洲议会的举措,可以说是“嘴硬心软”。明里要求中国放松控制,暗中依赖中国稳定供应。甚至有不少欧洲企业特意加大订单量,利用当前的窗口期进行集中采购。从一定程度上讲,他们已经默认中国将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扮演“稳定器”的角色。

更值得深思的是,一轮轮贸易摩擦与制裁潮让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谁才是全球资源分配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美国挑起贸易争端,让买家意识到必须自己多备点货,以防后续风险,这模糊了旧有经济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也对全球市场提出了更多深刻问题。

相差448票,欧议会表决通过,中国稀土出口量扩大,买家准备囤货

对中国来说,外部纷争只是倒逼中国完善自身产业体系与出口方案的机会。保持双方互利合作,淡化无谓指责,遵循国际准则推进市场化,是最佳的应对方式。欧洲如果只会在决议案纸上做文章,无助于解决真正的问题。不如专注于推动创新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开放与稳定,方为长远之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