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说了你们又不信!企退领导人员的退休金真实情况就是如此!
2613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咱不瞎说,有理有据,有真实案例。
我不否认领导干部的福利很多,但在退休金这一项上,他们的优势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明显。
这涉及很多人对退休金计算上的一些认知错误。
这篇文章我将列举实际案例。
案例取材自河北省。特别说明这个地域有用。后面大家就会知晓。
领导人员在职期间的工资是普通职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一旦退休,差距迅速缩小,甚至有的职工能比领导人员到手的退休金还要多。
我们看下面的两张图。
第一张图是当地一大型国企今年退休的主任职员级别。可以理解为高级职员。
第二张图是今年退休的正处级领导。
你看两个人领到手的退休金实际金额差别其实并不大。
一个8100多,一个9200多。
有质疑第一个也是领导的,别急,后面会有证明,往后看。
从影响退休金多寡的因素来看,一是缴费年限,二是个人养老金账户金额,三是月均指数工资。
缴费年限自然不必说,只要是单位正常缴纳,参加工作时间越长,缴费年限越长。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月均指数工资其实和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样。
很多人觉得,领导人员每月好几万甚至十几万,普通职工几千,年限久点岗位级别高点的职工大几千一万块钱。这样下来,养老金个人账户里面的金额领导人员自然要超过普通职工几倍甚至十几倍。
月均指数工资也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不是这样的。
这就涉及一个养老保险缴纳上限的问题。
之前我说了,案例取材自河北。
河北省2021年至2024年月个人缴费上限分别是16227元,17366.25元,18633.25元,19602.75元,相对应的年缴费基数就分别是174919.2元、208395元、223599元、219793.38元。
下面上图。
图一依旧是主任职员的。
图二是处级领导的。
可以看到,虽然图一的主任职员的实际工资只有领导人员的六分之一(该正处级领导退休前年薪50万),年缴费基数也达不到上限标准,但也和图二的领导人员的年缴费基数差不太多。
因为领导人员挣得再多,他最多也只能按上限缴纳养老金。
这就注定了他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金额不会高的离谱。
也注定了他的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不会特别的高。
否则,这两个例子的养老金额差的就不是一千了,差出一两万都是分分钟的!
同样这两个图也证明了两者不是同一级别,因为主任职员基数未达封顶。而领导人员缴费基数必然封顶。
最后再给大家科普一下养老金的基本计算方法,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的实际数额大致计算个数出来。
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在网上找到张图,大家可以对照参考。
过渡性养老金是是养老金诞生过渡时期的特殊产物,越往后退休的人有过渡性养老金的人越少,这里我们就忽略不计了。
大家可以带入自己的数值,大概的退休金也就能计算出来了。
在信息不透明和某些负面案例(如极个别超高退休金、奢侈退休生活的传闻)影响下,很多人对国企高层退休待遇形成了严重脱离实际的想象——“金饭碗的尽头是金山银山”、“领导退休金=在职高薪无限延续”。
其实真实的差别是没有那么明显的。
还是符合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基本方针的。
您觉得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