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田沁鑫谈游本昌入党
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7月5日至6日,由香港资深音乐人金培达作曲,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编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张艺兴主演的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在成都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上演,这也是该剧2025年巡演的收官演出。7月6日演出前,田沁鑫接受成都媒体采访,揭秘该剧的幕后故事。
《受到召唤·敦煌》剧照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以20世纪30年代在巴黎受到敦煌召唤的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21世纪30年代敦煌数字研究中心的青年张燃为双重视角,讲述两个时空、两代青年奇妙交错的“跨时空”故事,诠释了一代代敦煌守护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和匠心传承,是一次对千年敦煌文化的回望与致敬。
《受到召唤·敦煌》剧照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成都作为巡演收官城市时,田沁鑫表示:“成都不仅是一座充满包容性与艺术活力的城市,还与敦煌有着深远的联系。”她提到,敦煌是丝绸之路上永不熄灭的文明灯塔,而成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璀璨起点。八十年前,常书鸿先生曾带着一批川蜀学子奔赴敦煌,用生命守护中华文明;八十年后,国家话剧院将这段历史搬上舞台,回到成都,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田沁鑫还特别提到成都观众的热情:“今年3月,话剧《苏堤春晓》在成都省亲演出时,五场演出全部售罄,一票难求。这次《受到召唤·敦煌》来到成都,我们希望用敦煌艺术的璀璨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她强调,敦煌与成都的相遇不仅是艺术的碰撞,更是文化使命的延续。
《受到召唤·敦煌》剧照
在创作过程中,田沁鑫提出了“让敦煌年轻起来”的理念。“文艺+文物”有着双宝相合、双趣共生的意义。希望通过具有创造性的文艺形式,将历史中的文物故事“活态化”起来,唤醒文物中的民族基因,唤起大家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与敬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受到召唤·敦煌》在舞台上大胆创新,首次尝试AI设计,结合3D特效、即时拍摄和二维动画等技术手段,打造出多屏互动的视觉效果。剧中通过快速切换1935年至2035年的多维时空,以影视化叙事呈现敦煌的古今变迁。
《受到召唤·敦煌》剧照
主演张艺兴的加入也是该剧年轻化的重要一环。他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分别演绎常书鸿与当代青年张燃,以扎实的表演功底展现了不同时代青年对敦煌文化的坚守与传承。田沁鑫表示,通过这种“青年演绎青年”的方式,既为作品注入青春活力,也为青年群体树立了文化传承的榜样,推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来,这也是让敦煌文物突破圈层壁垒的尝试,让更多年轻人感受敦煌,接受“文物新语境”。
采访中,田沁鑫还分享了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近日宣誓入党的感人事迹。她回忆道,2023年春节看望游老时,他曾表示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游本昌同志正是将个人艺术生命与国家命运、人民期盼紧密相连,以卓越演技塑造诸多充满人性光辉的角色,传递向上、向善的生命力量。游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他让我们确信:生命终会老去,但信仰永远年轻;艺术或有边界,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无止境。”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实习生 谢宇宏 编辑 袁诗葭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