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科技厅、省委统战部、省工信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支持兰州高新区开展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攻关成果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要助力提升兰州高新区生物医药首位产业示范引领作用,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集群化、高端化、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为全省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可复制推广的“甘肃样本”。

六部门联合支持,兰州高新区凭什么?

从目前来看,科技研发已是兰州的一张“王牌”。作为世界科技竞争前沿战场之一,生物医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并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此次获得六部门联合支持,兰州高新区凭什么?

01

在新的发展周期下,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聚集城市,潜力巨大。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兰州拥有强大学府资源、科研实力和创新基底,这是兰州与周边城市竞争最重要王牌。

随着经济实质增强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兰州在振兴制造业的同时,科创成为兰州实现产业升级和迭代的核心。 这一切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兰州的创新力水平,并推动兰州的产业的发展。

对兰高新而言,发展基础是土地,命脉是权限——这是制约兰高新“七寸”。今年一月,兰州高新区管委会跳出主城,搬迁至定远,就是为兰高新二次创业,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六部门联合支持,兰州高新区凭什么?

而兰高新管委会每一次搬迁,都代表高新区发展重心的变化,而这一次兰高新跳出黄河河谷,向东迈向和定连片区,是兰高新迈向千亿级开发区的重大机遇。

从“产业区”演变成“新产城”,兰高新要用开发区之名做行政区之实,将和定连建成兰州东部的新产城。同时,在打开了发展空间之后,以兰州高新区为引领的“万亿科创大走廊”,产业版图已日益清晰。

此次获得六部们的支持,这一切成果都是兰高新苦干实干出来的,在这个定位下,兰州高新区将因地制宜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兰州乃至甘肃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政产学研用融合,打造西部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02

我们知道,多年来兰州开发区与行政区之间,一直存在彼此割裂又彼此竞合的矛盾关系。这点,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都是国家层面上的创新推动。

而此次高新区彻底跳出主城区,就希望彻底解决这个难题,一手通过扩大地盘,解决发展空间的问题,一手通过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到兰高新落地。

而经过30多年创新发展,兰州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科技创新、企业聚集、综合实力等多个方面成为甘肃开发区的第一方阵。然而,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西高新等先进地区相比,兰州高新区在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等领域仍有一定差距。

六部门联合支持,兰州高新区凭什么?

而据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马钦研究发现,平均而言,10项营商环境指标中只要有一项获得重大突破,都会促使该经济体的GDP年增长率提高0.15%。

因此,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与人才的创新活力,成为新一轮区域高质量发展竞争的关键。近两年,兰州高新区着力在产业引进、培育、服务方面加强政策供给,出台了多项新政,政策日趋优化。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政策供给的精准性、全面性、灵活性、互动性,更高效满足企业和市民期盼是高新区的必答之题,因为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问需于企”,则是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制定与执行的前提和基础。



而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为企业和人才“输血送氧”“雪中送炭”。在此前的全省“普惠金融推进月政银保企对接会”期间,兰州高新区组织18家金融机构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授信金额达7.32亿元,形成金融活水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六部门联合支持,兰州高新区凭什么?

同时,兰州高新区出台“四个清单”257项营商环境提质任务,已完成228项,持续推进29项。通过“信易+”机制应用,高新区积极推动信用激励落地见效,企业便利度明显提升。

目前,兰州高新区累计拥有专精特新企业81家,占全市总量34%,已集聚陇神戎发、中农威特、奇正藏药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00多家,总产值突破230亿元。

03

开发区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这些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国家级新区、高新区和经开区等三种不同类型开发区,是绝对主力。

但是,曾经的行政管理体制、方式和权限,让兰州高新依旧无法解决空间问题。不仅仅是兰州高新区,其他的开发区,类似兰州经开区、白银高新区等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命脉”被钳的现实下,兰州高新区和经开区必须要实现“扩地”和“扩权”。过去的这些年,甘肃并没有将开发区的作用发挥出来,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只能通过到处扩园来增加经济体量,同时各种关系没有理顺,导致甘肃的开发区发展困难重重。

六部门联合支持,兰州高新区凭什么?

此前,笔者多次发文呼吁甘肃对开发区简政放权,应该下定决心提升省内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的级别,类似兰州新区一样,全部给正厅级,然后给于开发区独立的财政和税收的权限,在干部任用、绩效考核等诸多方面给与更大的自主权,提高这些开发区的经济管理权限,全力支持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

站在甘肃全省的发展角度,只有下决心重点支持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打造成区域的增长极,才能更多地集聚资源,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因为,开发区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小政府大社会、准政府派出机构,精简高效、亲商务实,从而规避传统体制臃肿、扯皮等问题,并实行一系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政策法规。

从经济贡献度上来看,高新区和经开区已经成为省内各地的发展引擎。但是对开发区充分放权方面,甘肃依旧需要下决心改革,要从内到外,彻底打破限制甘肃开发区发展的枷锁,激发开发区的活力。

获得六部门的重磅支持,兰州高新区凭的是硬实力,是过去三十多年的高新区的厚积薄发,未来想要更进一步,不但需要高新区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省府和市府的助力,彻底打破限制高新区发展的桎梏,彻底激活高新区的活力,再造一个新高新。

兰州高新区,加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