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想到,中国这次真的玩真的了。更没想到,一直用来针对中国那一套,居然被中国反手用了回来。外媒一看不对劲,开始慌了。   之前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动不动就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加关税、搞技术封锁,限制芯片等关键产品对华出口,想着用这种方式卡住中国的脖子。   可这次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尤其是把境外主体也纳入进来,相当于直接捏住了美国不少产业的“命门”。   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最近正处在扩张期,特斯拉等车企都在加码电动车生产,而每辆电动车的电池、电机都需要稀土元素。   之前美国车企靠着从中国进口的廉价稀土,能有效控制成本,现在出口管制一收紧,稀土价格必然上涨,车企的生产成本跟着飙升,原本的盈利计划全被打乱了。   有业内人士估算,要是稀土供应跟不上,美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可能会下降20%以上,这对正想在新能源领域抢占先机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   更让美国着急的是军工领域。美国的F-35战斗机、宙斯盾驱逐舰等先进装备,每一件都需要大量稀土来制造精密部件,比如战斗机的发动机叶片、导弹的制导系统,缺了稀土根本造不出来。   之前美国军方还觉得,就算中国限制出口,他们也能从其他国家找替代货源,比如澳大利亚、蒙古国,但真到了这时候才发现,其他国家的稀土产能和加工技术根本跟不上。   澳大利亚的稀土矿虽然储量不小,但提炼技术不过关,生产出的稀土纯度不够,没法直接用于高端制造;蒙古国的稀土矿则受限于运输条件,想大规模运到美国都难。   美国政府这下急得团团转,赶紧召开紧急会议,商量怎么应对稀土短缺问题。有人提议重启美国本土的稀土加工厂,可这谈何容易。   美国本土的稀土加工产业因为多年没投入,设备早就老化了,技术人员也流失严重,想重新恢复产能,至少需要3到5年时间,而且投入的资金得数以百亿计。   还有人建议给中国施压,让中国放宽出口管制,可之前美国对中国搞了那么多限制,现在想让中国松口,根本没那么容易。   外媒也看出了美国的窘境,纷纷发文分析。有的媒体说,中国这次的稀土管制,是对美国之前贸易战的“精准反击”,打在了美国的痛处;还有的媒体担心,要是稀土供应问题解决不了,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军工产业可能会陷入“停滞期”,原本的技术优势会慢慢被削弱。   其实中国这次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有规划。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推动稀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避免过度开采;另一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提高稀土的附加值,不再只做“低端加工”。这次把境外主体纳入管制范围,也是为了规范稀土出口秩序,防止有人通过境外公司绕过管制,确保出口管制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   美国现在才明白,自己之前用“卡脖子”的方式对付中国,到头来却被中国用同样的逻辑反制。之前美国总觉得自己在关键技术领域掌握主动权,可忽略了中国在稀土这类关键资源领域的优势。现在稀土供应成了难题,美国才体会到被“卡脖子”的滋味有多不好受。   接下来美国要是想解决稀土问题,要么花大价钱、长时间重建本土稀土产业,要么就得放下身段,跟中国重新协商稀土贸易合作。   但不管选哪条路,美国都得付出不小的代价,而且短期内根本没法解决眼前的短缺问题。毕竟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是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不是美国想替代就能随便替代的。   看着美国现在的慌乱模样,再想想之前他们对中国的各种限制,只能说一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中国这次用稀土出口管制反制美国,既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必要举措,也是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有力回应。要是美国还不吸取教训,继续搞单边制裁、技术封锁那一套,未来可能还会遇到更多“卡脖子”的问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