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巴基斯坦总统宣布! 10月6日巴基斯坦总统宣布,将选派2名公民前往我国接受航天员培训,时间为1年。这2名航天员将于2026年进入我国空间站,执行为期1年的太空任务。 这消息一炸出来,全网都在说“巴铁这波合作太硬核”!要知道这可不是简单的交流,是中国首次为外国选拔训练航天员。 很多人觉得这是突然的好消息,其实早在今年 2 月就埋下伏笔了。当时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都亲自到场见证,咱们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巴方的太空机构签了协议,明明白白说要选他们的航天员上中国空间站。 这哪是临时起意,分明是早有布局的大动作,就像老伙计商量着办件大事,一步步稳扎稳打,现在终于到了露真章的时候。 要说这合作有多硬核,得先看看中巴在航天领域的交情有多深,可不是今天才搭伙的。早在 1988 年,咱们就和巴基斯坦联手搞起了地球资源卫星项目,这项目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双方一起造了 6 颗卫星,数据不光给两国用,还从 2003 年开始就把 20 米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免费开放给全世界。 就说去年巴西洪水,那两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盯着洪水动向,把受灾情况摸得清清楚楚,给灾后重建帮了大忙;还有亚马孙雨林的盗砍,也是这卫星及时发现,帮着遏制破坏。 对巴基斯坦来说,之前的遥感卫星一号更是帮他们摸清了国土情况,农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全靠它,后来发射的第二颗通信卫星,直接把他们的卫星通信能力提了一大截。这些都不是虚头巴脑的合作,全是能落地、能帮老百姓过日子的实在事。 再说说这次航天员培训本身,那可不是随便教教就行的,硬核得很。咱们中国的职业航天员要练 4 年才能上太空,虽然给巴方的培训是 1 年,但全是核心干货。这两个人得先过选拔关,巴方先从全国筛出几百人,初选、复选、定选一路下来,最后就留这 2 个,比考状元还难。 到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要学的东西多了去了,航天器怎么运作、生命支持系统怎么维护这些理论得吃透,还得练实操 —— 在中性浮力设施里模拟水下太空行走,那地方跟个大泳池似的,穿着特殊装备练操作,累得要命; 还得进离心机,承受好几倍的重力,普通人进去可能直接晕过去,他们得扛住还能操作仪器;更别说还要在隔绝环境里练心理抗压,太空里就那么几个人,心理不过关根本不行。 而且其中一个还要当载荷专家,专门在空间站里做生物医学、微重力这些实验,巴基斯坦已经征集了 300 项实验提案,到时候选出来的都是他们最需要的研究,这哪是去 “观光”,分明是去干正经科研活儿的。 最关键的是,这是中国头一回为外国选拔训练航天员,中国空间站也是头一回迎接外籍航天员。咱们的空间站从建起来就说要开放,但开放到什么程度是个学问。 给别人用用实验设备是一回事,直接把航天员的核心训练方法教出去,让他们进空间站长期工作,这得有多大的底气和信任。要知道,航天技术里藏着多少国家机密,能把这压箱底的本事拿出来跟巴基斯坦分享,这交情真不是一般盟友能比的。 对巴基斯坦来说更不一样,这可是他们国家有史以来第一个航天员,之前他们的 “太空愿景 2040” 计划虽然想发射不少卫星,但载人航天一直是空白,这次跟着中国一步跨进太空时代,等于咱们直接把他们的航天水平往上拽了一大截。 外交部之前就说过,中国航天坚持 “和平利用、平等互利”,这话不是空话。你看别的国家搞航天,要么搞小圈子,要么藏着掖着,咱们倒好,真心实意带朋友一起玩。 巴基斯坦是咱们的全天候朋友,平时在国际上互相支持,现在在航天这种高科技领域也能并肩走,这才是真朋友该有的样子。 而且这还不止是两国的事,这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做了个榜样,原来航天不是大国的专属游戏,跟着中国这样的伙伴,一样能圆太空梦。 想想当年咱们自己的航天员第一次上太空,全国人民多激动,现在咱们能帮着巴铁实现他们的太空梦,这背后是中国航天几十年的积累。 从长征火箭到空间站,从无人探测到载人航天,咱们一步步从跟跑到并跑,现在还能领着朋友一起跑,这份实力和格局,真让人自豪。 这波合作硬核就硬核在,它不只是一次技术交流,是两国信任的极致体现,是中国航天实力的公开亮相,更是发展中国家联手搞高科技的典范。 所以说,全网夸 “巴铁合作太硬核” 真没夸错。等 2026 年这两位巴基斯坦航天员坐上神舟飞船进空间站,到时候咱们看着他们和中国航天员一起工作,一起做实验,那场面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这可不是简单的 “送上去”,是把中巴友谊送上了太空,把合作的种子撒在了更广阔的天地里,这样的合作,才配叫真・硬核,才对得起 “巴铁” 这两个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