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清军节节败退时,清政府的一位外交官却组建了一支舰队,计划直捣日本腹地。

如果没有慈禧的阻拦,战争是否会是另一个结局?

突生奇策,直捣黄龙

清代外交家龚照瑗率领使团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时,身边有一位叫宋育仁的参赞。

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宋育仁正驻使伦敦。

虽然他只是一介书生,但身为外交官、思想家,他对西方国家的考察却不只局限于各国的经济、政治。

对于世界局势以及军事方面,宋育仁也有着诸多有益探索。

在他看来,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军事上的确是发展迅速。

但是他们也有弱点,那就是“兵少财乏”

日本将许多资源投入到海军,因此海军实力显著,至少在亚洲有着绝对的优势。

但陆军方面,规模相对较小、财政投入相对薄弱。

再加上日本这样的弹丸小国,资源匮乏,给养能力也十分有限。

因此宋育仁认为,中国可以利用这一点,在陆地防御和战略上采取持久战略。

利用时间和资源的优势来消耗日本的力量,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宋育仁与兵部的同僚交流过自己的想法,并多次上书。

然而清廷却并没有重视他的建议,他得到的回应,只有甲午战争令人瞠目结舌的发展以及惨痛的失利。

9月15日,清军兵败平壤;9月17日,北洋海军在黄海失利。

10月24日,日军直逼山海关,直取大连湾、旅顺口。

战争已经蔓延到了中国境内,而兵力薄弱的清军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下,只有节节败退的份。

这时,宋育仁一心想要回国,为前线出力。

但龚照瑗忽然被召回,宋育仁不得不留在伦敦,代理公使一职。

身在国外,却也逃不过愤恨和耻辱带来的痛苦,可他很快又冷静下来,陷入了沉思。

宋育仁知道此时的当务之急,应是想出新思路与破局之法来扭转局面。

这位思想家的眼光和胆识以及创新思维非同一般,在他的著作中,就常有许多奇思妙想出现。

因此,当宋育仁提出“奇袭日本本土”的想法时,身边的同僚完全不觉得惊奇。

他与驻英使馆的同僚们一起密谋,打算组建舰队,奇兵突袭。

这一计策听上去或许像是痴人说梦的空想,却并非没有道理。

这时日本倾巢而出攻打中国,国内防备必然薄弱,特别是面向中国的海港。

如果能够成功地直捣日本腹地,必然会给日本政府及民众带来极大冲击,进而对战争的局势产生影响。

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有可能会迫使日本政府重新评估战略,甚至不得不考虑撤兵的可能性。

万事俱备,被迫终止

只是奇袭之计说来简单,实际则是困难重重。

组建舰队,需要舰船和水兵,可如今清政府已经没有多余的海军力量了。

就算可以临时购买,经费也是一个大问题。

而就算以上问题全部解决,那么这支组建好的舰队要如何在海上瞒过日本,实现奇袭呢?

诸多障碍摆在眼前,宋育仁虽然一筹莫展,却也没有放弃。

很快,英国海军军官哈格雷甫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哈格雷甫告诉他,英国有中立禁令,不允许向正在交战的双方国家出售兵船。

但是他们可以立约,然后以哈格雷甫的名义来进行代购。

有了军舰后,士兵也可以就地招募,至于军费,则可以向英国的银行借贷。

按哈格雷甫的说法,这一方式他此前就已经告知龚照瑗了。

宋育仁还专门去查看了电报,发现龚照瑗已经上报此事,却没有得到回复。

不论如何,哈格雷甫的提议还是帮助宋育仁解决了很关键的问题。

于是,宋育仁一边向清廷报请批准,另一边又向英国的银行借款以作军费。

准备好了五艘军舰以及数十艘附属船只后,又招募了2000多水兵。

日本长崎对外国船只开放,而澳大利亚的商队又有自募水师做保镖的权利。

这样一来,船队就能以护送商队为借口,掩人耳目,直捣黄龙。

宋育仁在短时间内将一切事宜都准备妥当,舰队已经是整装待发的状态。

可是在当时的清政府看来,战争败局己定,中日已经在议和了,不想“再生事端”

龚照瑗电告清廷后,李鸿章和慈禧都坚决反对,于是立即下旨作废了这一计划。

一场原本可以载入史册的大行动,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还想要追究宋育仁的责任,可是此事牵扯到了太多人,甚至还包括外国人士。

再加上丧权辱国的条约使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以当时的舆论情况,恐怕还是支持、同情宋育仁的人更多。

所以清朝也不敢再继续深究,只将宋育仁贬官,召回翰林院奉职。

那时的西方无疑有着更加先进的制度,宋育仁抱着学习的态度,满怀希望地来,却是落寞失意的离开。

如果得到了清廷的支持,奇袭计划能不能成功?

这是一个永远不会有答案的问题。因为历史没有如果,也永远无法改写。

但或许成功与否本就不是最重要的,这个计划最大的意义是告诉世人,告诉那些妄图瓜分中国的列强们:

中国人不是软弱可欺的。

有志之士仍在做最后的努力与反抗,然而这样的有志之士,如今却成了戴罪之身。

回国的路上,壮志未酬的宋育仁满心愤恨,写下了《借筹记》,却也只能继续望洋兴叹。

年少勤勉,致力革新

那么,宋育仁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又是怎样的成长环境与经历,让他可以想出这样大胆的计划呢?

宋育仁出生在四川富顺的一个大家族,五岁开始就在家祠读小学,学习旧学。

他自幼聪慧,又肯努力读书,有时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经常通宵学习,房中四壁贴满了他读书时抄写的章节。

有一次甚至因为沉迷背书,回家时走错了路,已经离家十多里了才终于发现。

宋育仁14岁就失去了双亲,之后便跟着伯父到广汉读书。

19岁,他考入了张之洞创办的成都尊经学院。

尊经书院的选拔非常严格,想要到那里读书并非易事。

而成绩百里挑一的宋育仁,被尊经书院几任山长看重,特别是大儒王闿运对他的影响深远。

宋育仁29岁入翰林院为官,但由于他持有革新思想,受到了一些保守势力的排斥和阻挠。

仕途上的郁郁不得志,并没有阻止他对时局的关注和思考,反而激发了他更加积极地提出革新主张。

在接下来的5年里,宋育仁写成了《时务论》和《时务论外篇》,倡导向西方学习。

他的许多思想主张不仅具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可行性,深受当时社会各界的重视和认可。

1894年,宋育仁以参赞身份随龚照瑗公使赴欧洲四个国家访问,对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这次使节经历不仅使宋育仁成为蜀都名儒五老七贤中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也使他的思想更加丰富和深化。

驻使英国期间,宋育仁与英国的议会、学校、商界等都有过交集,因此他对西方文化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

他所著的四卷《采风记》,在引入西方思想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采风记》通过介绍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知。

宋育仁在书中对西方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等进行了详实的描绘,为中国的维新变法提供了借鉴。

他在书中不仅提出了对维新的积极策划,还提倡民主共和制度,对于当时闭塞的清廷来说,这是颇为激进的观点。

《采风记》的传播使得宋育仁的见解在当时备受推崇,甚至蔡元培等人也对他十分钦佩。

除此之外,宋育仁还向朝廷提交了许多军事策略方面的建议,但都没有得到重视。

为民奔走,深受爱戴

奇袭日本的计划流产后,宋育仁也降职回国。

可即使遭受了如此打击,愤懑不平的他也没有因此放弃为救国而奔走努力。

1896年,39岁的宋育仁决心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他对国外的工商业知识很有研究,因此被推荐回乡,主持四川的商业与矿业事务。

他在四川各地兴办实业,又在重庆设立了商务局。

在宋育仁的奔走推动下,共开办了33家公司,对四川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四川,宋育仁也是维新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1897年,他在重庆创办了宣传变法维新的报刊《渝报》,这也是四川省的第一家报纸。

《渝报》在四川的影响力很大,不仅传递了时事新闻,还推动了新思潮的传播。

重庆是西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因此《渝报》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四川地区,还辐射到了西南各省,对当地的舆论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98年,宋育仁重返尊经书院担任山长。

他与其他维新派人士共同创办了蜀学会,并创办了《蜀学报》。

他们向四川地区的学生传播新式教育和现代思想,培育了许多拥有新思潮、新风气的新人物,成为领一时风气的先驱。

然而,1898年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许多参与其中的官员和知识分子都受到了牵连和打击。

宋育仁也因此被革除官职,被迫返回北京。

直到庚子之变后,清廷实行新政,派出五大臣出洋,并命宋育仁全权负责此事。

1912年,民国建立,宋育仁举家迁居江西茅山,过上了隐居生活。

两年后,形势再度变化,宋育仁被袁世凯任命为民国国史馆纂修。

袁世凯鼓吹帝制,授意成立筹安会后,想请宋育仁来担任会长,被他严词拒绝。

此前,宋育仁已经因撰文痛骂袁世凯是王莽而被递解回籍了,这一次,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

于是,他连夜逃往四川雅安蒙顶山,投奔好友吴之英。

宋育仁再次回到成都后,在东山建了东山草堂,定居于此。

曾经踌躇满志,一心救国的书生,这一年已经59岁了。

看着自己的草堂,宋育仁忍不住自嘲道:

“凭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山种树书。”

这是壮志未酬的无奈,又何尝不是流离半生后的解脱。

四川军阀混战最为激烈,1917年川滇黔战争爆发,老百姓因“防区制”与接连不断的战争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成都巷战,导致数千民房被毁,近万民众死伤。

在这个动荡的时刻,宋育仁与其他蜀中名流联名致电中央政府。

他们奔走呼吁,为四川的百姓们发声。

“五老七贤”是一群以宋育仁为首的川中绅耆、文人学士,在那个军阀割据混战的时代,他们就成为了保护川地百姓们的坚固屏障。

成都作为四川的政治、经济中心,一直是各方角逐争夺的焦点。

1922年,川军内部发生冲突。

在此情况下,宋育仁等“五老七贤”以及其他有识之士积极出面调解。

宋育仁致电各方,要求他们自决胜负,不可损害人民的利益。

在宋育仁等人的奔走下,成功说服刘存厚不进行巷战,避免了成都城内的流血冲突,保障了百姓的安全。

宋育仁的政治智慧与文人名士的担当,为维护成都的安定与百姓的利益起到了关键作用。

生前,宋育仁一直致力于编撰《四川通志》,为其奔走筹款。

1931年12月5日,心力交瘁的他带着未完成的遗憾与世长辞,临终前还嘱托好友陈钟信一定要替他完成。

2015年,《重修四川通志稿》手稿首次面世,填补了嘉庆至民国时期四川无省志的空白。

而主编纂宋育仁,已在梅花林下安睡84年了。

参考文献

[1]刘永加.计划奇袭日本的大清外交官[J].文史博览,2014(10):19.

[2]裘伟廷.宋育仁突袭日本的计划[J].各界, 2020.

[3]刘菊素,黄宗凯.慈禧时期的"袭击日本本土计划"[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 2009(9):1.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