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3月26日电(记者许东远、胡佳丽)阳光透过云层,江面东风正劲,2024上海帆船公开赛开幕式26日在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举行,由15条J80帆船、8条ILCA6帆船及3条双体帆船组成的巡游船队在陆家嘴“三件套”的映衬下,破浪争流。
150年后,上海与帆船再续不解之缘
从远古时代、农耕时代到大航海时代,帆船这种由船体、桅杆、帆、绳索、舵、桨等构成的水上工具,为推动人类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海与帆船运动一直有着特别的缘分。1873年,在上海黄浦江举行的首届上海杯帆船赛成为近代中国帆船运动的启蒙;20世纪60年代,上海成立正式的帆船组织,成为新中国开启帆船运动的先行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的帆船运动员开始活跃在全国、亚洲甚至世界舞台,并在亚运会、奥运会等国际赛场取得优异成绩。
上海运动员徐莉佳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帆船激光雷迪尔级铜牌,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将上海竞技帆船、中国竞技帆船带入新的高峰。2012年夺冠后,徐莉佳曾说:“希望能像600年前的郑和一样,让中国航海在世界扬名。”12年后,梦想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次徐莉佳作为赛事形象大使以及赛事村“村长”,向全球帆船好手广发召集令。“希望首届赛事后,国内外选手把在上海的经历传播到世界各地,打响‘上帆’名气。也希望这样的赛事能让更多市民朋友了解这项运动,能鼓励他们参与帆船运动,享受航海带来的乐趣。”
“上海依水而生、因水而兴。‘上艇’成功举办后,在黄浦江上,以最美的天际线作为背景,上海帆船公开赛应运而生。”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表示,此次赛事的举办,不仅能推广普及帆船运动,传递乘风破浪、激流勇进的拼搏精神,更生动展示了上海浦江两岸的人文脉络和滨水空间的魅力。以国际体育赛事带动文体商旅展联动,充分释放赛事经济效益,成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新赛道。
一帆一影,连接中外
“来中国参赛对我而言是一份独特的体验,这也是中国向外国选手展示自己帆船文化的好机会。”来自英国的运动员乔恩·埃米特表示,帆船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它的魅力在于,不仅需要运动员在强风中具备航行技能,更要有头脑,有和风对抗的策略,就像下棋一样。埃米特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来到上海,通过帆船感受这座城市的呼吸。
赛事竞赛地点为滴水湖,设置J80级及ILCA6级赛事(公开组)。参赛船艇数量为35条ILCA6级及25条J80级帆船,人数共计约300人。J80项目计划进行10轮场地群发赛,ILCA6级计划进行8轮场地群发赛。
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介绍,此次赛事还邀请了六届世锦赛冠军马辛·鲁达夫斯基等顶尖高手。“精英选手的参赛,不仅提升了赛事的专业性和观赏性,也是对外交流的好机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在赛场外,有机会领略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上海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及上海市民的热情好客。”
“文体旅”融合,“上帆”溢出效应未来可期
近期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显示,2023年在上海市举办的118项体育赛事,有19万人次参赛,129万人次现场观赛,带动消费37.13亿元,拉动相关产业效应达128.64亿元。上海体育大学教授黄海燕表示,大型赛事构建消费新场景,带动上海消费市场,充分发挥体育赛事拉动内需、带动产业发展的独特作用。
以体带景、以景促赛,一帆一影之间,观众和运动员在欣赏帆船运动的同时,也能感受上海的城市风貌。此次赛事也是一场“文体旅”的跨界组合,达到“1+1+1>3”的社会影响力。除了紧张刺激的帆船赛事,黄浦江畔虹口滨江区域在3月23日、25日及26日设置“上帆”赛事村,邀请广大市民前来参与航海文化、航海互动、海洋公益、休闲娱乐、拍照互动等板块活动,并与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动,助力市民了解航海文化与帆船赛事。
此外,一场以帆船为主题、艺术与体育相结合的交响音乐会将在临港演艺中心上演。“上帆之夜”交响音乐会邀请到国内知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钢琴家葛灏演奏,演唱家陈美玲、李再耀、力量之声组合与帆船运动员刘枘、徐欣怡联袂献唱,赵晓鸥担当指挥。
“赛事举办地临港有着非常好的城市空间规划,蓝绿比(生态空间)超过50%,丰富的路网和生态空间成为运动休闲的重要承载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商业和文体旅游处副处长朱峰表示,这几年临港在积极探索“体育+文化+旅游娱乐”融合发展,即将投用的耀雪冰雪世界将在未来成为市民体验冰雪运动的好去处。与此同时,滴水湖的水上运动项目也特别丰富,是很多年轻人钟爱的开展水上运动的地方,上海主城区许多市民已把到临港运动当成一种时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