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邀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
经过小半年的扯皮,美国援助乌克兰的新计划终于在国会众议院得到通过,本次账面上看,美国将会向乌克兰提供总额约610亿美元的援助,以协助乌克兰继续与俄罗斯作战。而且随着西方国家的“带头大哥”美国做出了表率,欧洲一众国家也纷纷通过了新的援乌提案,准备在今年夏天,继续和俄军较量一番。然而有了西方的枪炮弹药,乌克兰就能把仗打下去吗?
(美国加强了对乌克兰的援助)
即便是没有军事经验的普通人也很清楚,军队是由士兵组成的,经过严格训练,有丰富经验的精锐士兵,和从大街上绑了,连枪栓都不会拉的普通平民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而乌克兰现在的情况可能更严重,因为乌克兰连平民都没有!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波兰将军、前陆军司令瓦尔德马尔•斯克日普恰克对媒体透露,目前乌军因为前线有15万~20万兵力的缺口而面临巨大危险。他说,“乌方无法迅速弥补这个缺口,因为训练从未参军的人应该至少持续6个月。”
(说真话的波兰前陆军总司令瓦尔德马尔•斯克日普恰克)
缺人一直是乌军最大的问题,由于国家实力的差距,在俄乌战争之前,乌克兰的常备军也就是16万~18万人的水平,虽然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乌克兰通过多轮征兵工作,快速把部队扩充到了70万人以上,但是这些后续招募的士兵普遍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很多人仅仅是经历了两周左右的基本训练,连射击和换弹夹都还不熟练,就被丢到东乌前线充当“填线宝宝”。这些人在俄军猛烈炮火之下,平均生存时间不过几天而已,而由于兵力的大量损失,又迫使乌克兰不得不征召更多的平民上前线,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乌军士气已经崩溃,战场上出现大批乌军向俄军投降)
那么乌克兰的精锐部队都到哪里去了呢?答案很简单:要么战死,要么被乌军高层调往后方,充当“救火队”。乌军最新的战术就是毫无经验的新兵都部署到第一线,去消耗俄罗斯人的炮弹,而等俄军发起攻击的时候,由乌军老兵组成的部队就会顶上去挡住俄军。但是同样是由于乌军人手严重不足,老兵们也得不到正常的轮换休整,在持续两年多的战争之后,这些人早已经疲惫不堪,很多人甚至已经出现了心理疾病。
虽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已经通过了新一轮援乌法案,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很快就会有大批武器装备被交付给乌克兰军队,但是即便是乌军拿到了西方的先进武器装备,仗依然是要人来打的,就乌军现在新兵完全玩不转装备,老兵则损失殆尽且士气低落的状态,即便是全面换装西方武器,能发挥多大效能,都是一个未知数。而且更重要的是,俄军在不断的作战中,不但升级改进了战术,同时在武器方面也得到了提升,如今在攻打恰索夫亚尔的战斗中,俄军就大量使用远射程的重型滑翔炸弹,从而把乌军炸得七零八落。按照波兰将军的说法,乌军现在前线有15万~20万的兵力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得到了西方的先进武器装备,由于没有足够的人手操作,乌军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无论俄乌战争最后走向如何,美国都事实上成为乌克兰的最大债主,未来乌克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无法翻身)
那么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难道看不到乌克兰必败的命运吗?他们当然看到了,而这也是美国能迅速通过援乌法案的根本原因!听起来是不是很奇怪,眼看乌克兰要撑不住了,却反而加大了对乌援助,这明显不合逻辑啊!其实美国对乌克兰的所谓“援助”,本质上并不是真心地援助乌克兰与俄罗斯作战,而仅仅是一次分赃而已。
(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主义帝国,美国的钱可不好拿!)
只要仔细看看美国人给乌克兰的账目清单,就能看出很多问题:在美国给予乌克兰的610亿援助中,有232亿美元用于填补对乌武器援助给美国武器库存造成的空缺;113亿美元用于资助美军在欧洲执行任务;138亿美元用于美国政府向军火商采购援乌先进武器和防御装备。此外,还有大约90亿美元是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用于经济援助的贷款。
看到了吧?账面上美国给了乌克兰610亿美元的援助,但事实上有480亿压根就没出美国的国境,而是直接从美国政府的财政拨款,进入了美国各大军火商的腰包,而最后那90亿的“经济援助贷款”,事实上也是用来偿还乌克兰欠美国的贷款利息,也就是说高达610亿美元的经费,乌克兰政府实际上一分钱也见不着,一切都是美国左手倒右手的操作而已。然而就是这样一番操作,就意味着乌克兰已经背上了610亿美元的债务,所有这些钱都必须由基辅当局以及全体乌克兰人来偿还。所以,这哪里是援助?这就是一次明目张胆的分赃!
(打成一片废墟的乌克兰,战后还要偿还美国天价债务)
美国在这个时候突然大力“援助”乌克兰,本质上就是因为美国已经看到了乌克兰实际上已经撑不下去的情况,因此在前线崩溃之前,最后再给乌克兰加加码,榨干乌克兰最后一点油水,然后赶紧撤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