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其实上交朋友这件事情,从来都不是用数量来衡量的,你们需要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去结交和你同理念的人。
       正所谓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如果你们是想要成为朋友,那么你们之间在大方向是要保持一致的,这会让你们的交往顺利很多。


       我们时常会感慨,自己和曾经的挚友,渐行渐远,什么争执也没有,就这样没了联系。
       实际上这就刚好证明了,你们从一开始就不是一路人,早晚都是要散的,这样想来,倒也不必过分的介怀。
       再者,大家成长环境对事物的认知,都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你要是在行走的过程中,没有遇到可以交心的朋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介怀。
       叔本华在《关于朋友》一书中写到:“在这样一个充满缺陷的世界里,如若你能遇到真挚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我们连对自己真诚都做不到,所以,无需苛责别人,人性本就复杂奇怪。”
       无论能不能遇到可以同行的朋友,都不要过度放大自己的情绪,理性对待就好。研究发现,一个聪明的人,朋友都很少。


       内心世界丰盈,无需他人认同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会被他人的看法给绑架,我们会无意中落入这个圈套,变得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总是觉得好像不能使他人满意,自己好像犯了多大的过错一样,其实并没有。
       在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这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的我,并不是真实的我,只要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某个角色,我成为别人时,是最自然的,请给我这样的我,取一个新的名字。”
       我们很多时候,就是没有办法做到认可自己,或者说希望带着面具去生活,这样好像会更加轻松一些。
       不过,对于那些内心世界很丰盈,从来不会刻意乞求他人赞赏的人来说,他们从来都是顺从本心在生活,不需要顾及些什么。
       只有当你到了一定的境界,你才能够做到彻底脱离这些众生的牵绊,做真实的自己。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一生基本上都没有过什么亲密的朋友。
       不是说他社恐,没有社交能力,而是他能够很清晰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遇不到和自己相同的人,宁可一个人往来。


       享受独处的时光,更加认清自己
       伟大的哲学家尼采一生结交的挚友没超过三个人,在《当尼采在哭泣》一书中,有介绍到,他本来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后来因为一些理念问题,从而疏远了。
       尼采这一生绝大部分时光,都是一个人度过的,他曾经离群索居,去不断探寻自己追求的真理。
       一个人独处究竟有什么样的好处,我们通过古往今来的这些哲学家,就可以了解一二。
       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不需要考虑他人的想法,只需要专注自身,当一个人长久的坚持这种生活理念,它是可以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的。
       我们都害怕独处,这种时候,我们会不断叩问自己的内心,有多人是能够承受这样的不断探索和询问的呢!
       我们需要适当的独处,这样你会认清自己,不会再将精力放在讨好他人身上,当你成为耀眼的存在时,自然有机会遇到可以对话的朋友。
       不少修行者,都是时常花大量时间打坐,这种一个人冥想的状态,会让你内心变得更加的平静。
       会随之修正你的言行,你将会慢慢变得所谓佛系,对物质不会再那么盲目,转而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有自己的目标和和追求,不从众
       无论是名扬四海的名人,还是我们普通的大众,那些朋友很少的人,都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无所谓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为什么是孤身一人,或者说没有什么朋友。
       真正的朋友,是会理解并且支持你做的选择的,狐朋狗友,才会和你这样每日厮混,你们可以分开,却将对方放在心上,这样的友谊才是珍贵的。
       研究发现,往往聪明的人,朋友都是很少的,那是因为这些人的境界,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和他们做朋友的。
       大家是有选择的去挑选朋友,而不是为了显得所谓的合群,而去妥协。
       当你有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你就会将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很喜欢这种独处或者偶尔同朋友交谈的状态。
       朋友,只需要有一两个能懂你的就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