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新能源产品成了美国一些人的“重点关照对象”:继今年2月对中国制造联网汽车开展国家安全风险审查后,美国又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等产品加征关税。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政客极力渲染“中国产能过剩论”,给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产能过剩”标签,鼓噪“中国输出过剩产能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岛叔今天就来唠唠这些论调有多离谱。
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工作人员在总装车间下线质量门处对车辆进行检查。图源:
一
先说概念。有舆论将“产能过剩”定义为超过国内需求的生产能力,这完全违背了经济常识和客观事实。
若按此说法,美国80%的高端芯片用于出口、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全球第一,2023年德国汽车产量约80%销往国际市场、日本汽车产量约50%销往国外,这算“产能过剩”吗?各国产能若只为国内市场服务,全球跨境贸易还会存在吗?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早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生产和消费都是全球性的。只靠本国或“小圈子”的产能满足需求,不仅难以做到,更会造成全球范围内的重复建设、效率低下、成本高企,让世界经济和广大消费者受损。
再说现实。眼下,全球面临的问题是绿色产能不足,而非过剩。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中国产量的近5倍;另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测算,为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目标,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需超过5400GW,是2023年全球累计装机量的近4倍、中国累计装机量的约9倍。
美国彭博社直言:“将性价比高的中国清洁产品排除在外,这种经济上的保护主义将会延缓全球能源转型。”
观众在日内瓦国际车展上参观比亚迪新款发动机。图源:
二
一个歪理讲不通,某些美国政客又换个路数,指责中国新能源产业搞“倾销”和“补贴”。
所谓“倾销”,就是把本国产品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出口国外。这几年,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加快走出国门,2023年“新三样”出口额突破1万亿元、增长近30%。
但这并不是倾销。以欧洲市场为例,中国出口欧洲的新能源汽车价格虽低于欧洲本土同类车型,却比国内售价高1到2倍,何来“倾销”一说?
再看“补贴”。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经济绿色转型,是国际社会的一致倡议和共同实践。新能源汽车起步之初,中国政府给予其部分税收优惠与补贴政策。但截至2022年底,“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辆、纯电动车12600元/辆”的财政补贴已正式退场。
反观美国,一边指责中国,一边大搞排他性、歧视性补贴。《通胀削减法案》规定,对最终在北美组装的电动汽车提供每辆最多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多年来,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持续研发投入和产业布局,形成了独有技术优势,逐步集聚形成包括传统车身、底盘、汽车零部件及新兴电池、电控、电驱动系统等在内的高效、完备产供链。
可见,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是中国企业不断努力的结果,绝非靠所谓“倾销”“补贴”而来。
准备出口的车辆从福州港江阴港区码头驶上远洋滚装轮(无人机照片)。图源:
三
事实清楚得很,可美国一些人为啥“睁眼编瞎话”?说白了,就是要给贸易保护主义“打掩护”,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维护自身经济霸权。
法国企业家贝特朗一语点破:“‘产能过剩论’的实质问题在于竞争力,而非产能,有人担心中国发展脚步太快、中国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强,会对自己在相关领域的主导地位造成威胁。”
长期以来,固化的“中心—外围”产业分工体系为美国带来超额收益,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不利地位。而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美国对相关产业的垄断被打破,世界分工体系出现合理化调整,这让美方难以接受。
于是乎,遏制打压就成了美国部分政客维持不平等“中心—外围”体系的常规选项。从发起贸易战、科技战,到鼓噪“脱钩断链”“去风险”,再到构筑“小院高墙”、发布投资限制令,美方一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企图不断强化其垄断优势,阻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
美方的图谋能得逞吗?借用外交部长王毅5月15日答记者问的话:
“美方不择手段打压中国,并不能证明美国的强大,反而暴露出美方已丧失自信,乱了方寸;并不能解决美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反而会对国际产供链的正常运转造成进一步破坏;并不能因此阻止中国的发展振兴,反而会激发14亿中国人民更加奋发图强。”
(侠客岛微信公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